
(1).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孔丛子·嘉言》:“ 陈惠公 大城因起 凌阳 之臺未终,而坐法死者数十人,又执三监吏将杀之。”《新唐书·侯君集传》:“ 君集 临刑色不变,谓监吏曰:‘我岂反者乎?蹉跌至此。’”
(2).指驿吏。 宋文同 《柳溪赠丁絪》诗:“场屋声名四十年,五车书误一囊钱,老来山驛为监吏,相对春风但惘然。”
监吏(jiān lì)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官职称谓,专指负责监察、管理事务的吏员。该词由“监”与“吏”组合而成:“监”本义为观察、督察,《说文解字》释为“临下也”;“吏”则指下级官吏,合称后特指行使监察职能的基层官员。
核心释义与职能特征
权威辞书引证
(注:因文献来源涉及古籍原典及专业辞书,此处引用内容未提供网络链接,建议读者查阅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出版的纸质或官方电子版本。)
“监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所差异,综合搜索结果可作如下解释:
监督官吏
指负责监察、督导的官员,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或监督其他官吏的行为。例如《孔丛子·嘉言》记载,陈惠公因工程问题处死监吏,说明其承担重要监督职责。
驿吏
在宋代文献中,“监吏”也指管理驿站的官吏。如宋代文同的诗句“老来山驛为监吏”,描述了文人晚年担任驿吏的境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孔丛子》《新唐书》等古籍。
白银杯盂补偏救弊承槃陈述笞搒抽简禄马丹屏盗怨主人打听砥石东溜肺劳飞球封诰福威赋宪光出律骨贝顾恺之海棠梨含孝淮南方黄绀绀挥日阳戈家反宅乱加拿大蛟鼋结晶体精人景像锦綉前程巨鹿之战举重龛像跨进吕砚美新眇邈盘器漂渺评酒骞翮撬窃袷袢衾枕骚然善邻剩粉盛秋申延适行首匿束手待毙挺缓王爷乌柳吴赵贤述小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