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偏救弊的意思、补偏救弊的详细解释
补偏救弊的解释
[remedy defects and rectify errors;rectify abuses] 弥补偏差,救治弊病。偏:偏差,不正确;弊:毛病,害处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汉书·董仲舒传》
详细解释
补正偏差,挽救弊病。 元 揭傒斯 《上李秦公书》:“至于国家内外之体,补偏救弊之术,亦尝求其説而熟虑之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説话。” 廖仲恺 《消费合作社概论》:“因经济发达而育成资本的贵族,故兼有工团之制,以相对抗,皆图有以补偏救弊。”
词语分解
- 补的解释 补 (補) ǔ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挖剜 笔画数:; 部首:衤; 笔顺编号:
- 救弊的解释 纠正弊端。 汉 班固 《 * 通·三教》:“王者设三教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 唐 朱敬则 《魏武帝论》:“救弊即可,仁则未知。”
网络扩展解释
“补偏救弊”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拼音与注音
- 拼音:bǔ piān jiù bì
- 注音:ㄅㄨˇ ㄆㄧㄢ ㄐㄧㄡˋ ㄅㄧˋ
释义
指通过纠正偏差、弥补漏洞来解决问题,常用于形容对政策、制度或行为的修正。
- “偏”:偏差、疏漏;
- “弊”:弊端、错误。
该成语强调在发现问题后,既要修正方向,也要弥补不足。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 宋·魏翁《鹤山文集》:
“臣愿陛下以臣前所陈未喻六条行之,以明白洞达为目前补偏救弊之策。”
例句
- 严复《原强》:
“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用法与结构
- 语法: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感情色彩:褒义词,强调积极修正的态度。
近义词
注意事项
部分网页误将“弊”解释为“赞美”,实为“弊端”或“错误”,需以权威来源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补偏救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补偏救弊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纠正和克服偏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措施。
拆分部首和笔画:
补:走,口,人
偏:人,丨,支
救:人,木,夂
弊:弓,巴,弓
来源:
补偏救弊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这首诗中。后来,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纠正错误,恢复正常的重要措施。
繁体:
補偏救弊
古时候汉字写法:
補偏救弊
例句:
政府通过改革措施来补偏救弊,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
组词:
补救、偏见、救助、弊端
近义词:
补救、纠偏、挽救
反义词:
偏门、遗弃、加重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