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继承馀绪。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或名为闰继,实则盗魁,外堪皮相,中乃肤立,以此言家,久必败矣。”
“闰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释:
该词出自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艺苑卮言》卷五:“或名为闰继,实则盗魁,外堪皮相,中乃肤立,以此言家,久必败矣。”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文献,可参考《艺苑卮言》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闰继》是一个成语。它指的是按照农历来计算月份和年份时,闰年和平年交替出现的顺序和规律。它含有“闰”和“继”的意思,意味着插入或添加闰年后继续计算时间。
《闰继》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闰(门)+ 继(纟几口)。
《闰继》的源自于中国传统农历的月份、年份计算方式。农历中每12个月为一年,但实际上太阳的公转周期为365.25天,所以每隔4年就会多出一个闰年,从而调整农历与阳历的对齐。繁体字为「閏繼」。
在古代,「闰继」的汉字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古时候,中文字的写法常常会有变化。具体的古代写法没有准确的资料记录,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写法可能有所差异。
1. 按照农历的「闰继」规则,今年是闰年,有366天。
2. 农历的「闰继」规律使得春节的日期每年都有变化。
组词:
闰历、闰年、继续、继承
近义词:
闰岁、闰余、继艳、继往开来
反义词:
平年、终止、废弃、断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