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瓠子的意思、瓠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瓠子的解释

(1).即瓠瓜。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 老舍 《骆驼祥子》一:“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参见“ 瓠瓜 ”。

(2).古堤名。旧址在 河南 濮阳 境。《史记·孝武本纪》:“还至 瓠子 ,自临塞决 河 ,留二日,沉祠而去。” 裴駰 集解:“ 服虔 曰:‘ 瓠子 ,隄名。’ 苏林 曰:‘在 甄城 以南, 濮阳 以北。’”

(3).见“ 瓠子歌 ”。

瓠瓜的种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瓠子(hù zi)是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其果实因形态和用途不同分为多个栽培变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果实细长、圆筒形的葫芦,嫩时可作蔬菜”。该植物茎具沟纹,叶片卵状心形,雌雄同株,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从植物学特征看,瓠子果实呈圆柱形,长度可达60-80厘米,表皮光滑,幼果为浅绿色,成熟后转为黄白色,果肉白色。《中国植物志》记载其广泛分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均有栽培。

古籍中亦多见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提及“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其中“壶”通“瓠”,指成熟后剖开作容器的瓠子。汉代《氾胜之书》详细描述其种植方法,印证了古代农业中的重要性。

现代应用中,瓠子嫩果可切片炒食或煮汤,含维生素C及矿物质;干燥果壳可制工艺品或容器。药用方面,《中华本草》载其性味甘平,具清热利水之效。需注意与苦瓠区分,后者因含葫芦素有毒不可食用。

网络扩展解释

瓠子(读音:hù zǐ)是葫芦科葫芦属的一种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为葫芦的变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植物学特征
    瓠子茎蔓生,叶片心状卵圆形,夏季开白花。果实呈细长圆筒形或梨形,表皮淡绿色,果肉白色,嫩时柔软多汁。成熟后外壳坚硬,可制作容器或工艺品。

  2. 食用与用途
    嫩果可作蔬菜,口感清甜,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夏秋采收。古时其干壳称为“瓠脯”,种子“瓠犀”因排列整齐,常喻指美人牙齿。

  3. 药用价值
    性味甘寒,具清热止渴、利水消肿功效,主治水肿、烦热、疮毒等症。花、外壳及种子亦可入药,分别用于解毒、治牙病等。

  4. 别名与文化
    别称甘瓠、瓠瓜、扁蒲等。历史上“瓠子歌”与古堤名相关,河南濮阳曾有“瓠子”堤址。

  5. 注意事项
    部分品种可能含苦味物质,食用前需确认无毒性,避免误食引发不适。

如需进一步了解栽培分布或具体药方,可参考权威医学及植物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按弹畅颜钞虏充周床裙洞虚东园匠法律规范方丈烦慝缝子富族皋渚割剥桂櫂豪心诃谯怀谖讙举昏热疾积案江珧柱介者锯匠科椭论赋苗木妙趣横生鸣駝乃翁批把潜移暗化清君侧清亮琼肌绕口令人物画日中则昃扫帚颠倒竪守视瘦损衰绖水腹素斋苔痕殢雨尤云屯耕讬伪踠伏王风亡君剜肉生疮我黼子佩务实武算贤吏校本斜鬌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