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灰劫的意思、灰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灰劫的解释

(1).佛教语。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 唐 杜甫 《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宋 米芾 《山光寺》诗:“仙来石畔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

(2).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清 叶燮 《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忽惊灰劫餘芳砌,重愴 山阳 拭槁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灰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宗教意涵与文学色彩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佛教术语本源 该词源自佛教"劫"的概念,指宇宙循环周期中的大灾难阶段。《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佛教谓大三灾中火灾劫后的余灰",特指世界毁于劫火后的残留状态。此说可参考慧皎《高僧传》所述"灰劫之变,邈矣辽哉"的灭世景象,印证佛教宇宙观中世界成住坏空的循环理论。

二、文学意象延伸 明清文学作品中,"灰劫"被赋予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曹雪芹《红楼梦》中"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判词,实质暗含"灰劫"意象,喻指繁华终归幻灭的生命哲学。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亦用"灰劫"代指历史沧桑巨变。

三、现代语义演变 当代《辞海》收录该词时,除保留佛教原义外,新增"喻指重大灾难后的残破景象"的引申义。如史学家在论述战争破坏时,常用"历经灰劫"形容城市废墟状态,此用法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有明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灰劫”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主要含义,分别源于佛教术语和历史引申义:

一、佛教术语中的含义

  1. 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
    佛教中的“大三灾”包括火劫、水劫、风劫。火劫发生时,世界被烈火焚毁,仅剩灰烬残留,称为“灰劫”。例如:
    • 唐代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提到“灰劫问胡僧”,借佛教典故表达对劫后余生的思考。
    • 宋代米芾《山光寺》中“仙来石畔怀灰劫”,暗喻历史沧桑。

二、历史引申义

  1. 指战乱或灾难后的残破景象
    明清文人常用“灰劫”形容兵火毁坏的遗迹。例如:
    • 清代叶燮《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中“忽惊灰劫餘芳砌”,描绘战乱后的凄凉景象。

三、现代引申用法(需结合语境)


注意:该词多见于古典诗文,现代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佛教相关释义更具权威性,而“灾祸命运”的解读建议优先参考传统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别纪币贡驳殻材官校尉长耳公澈究垂堂初见处议丹漆刀铭调辑邸肆而公帆幅樊萦風評旮旯儿果敢爀爀隳惰活鳞较竞燋头烂额借调节级竭智尽力荆门樛蟠郡课钜子科学社会主义快慢龙骧豹变落叶囊虚脑际趴伏七大轻壒倾豁青藜灯穷技企业鋭气三分身无长处死点踏竿汤器炭薪天豕铁笼忘餐緼枲衔悲响逸细别细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