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卑以自牧的意思、卑以自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卑以自牧的解释

谓以谦卑自守。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王弼 注:“牧,养也。” 高亨 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郭沫若 《断断集·旋转乾坤论》:“普天下的男子凡是在恋爱的时候,他的‘卑以自牧’的情怀都不亚于 张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卑以自牧”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经典的成语,意为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身的德行。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成语释义

“卑以自牧”指通过保持谦逊低调的姿态,主动约束、修养自身品行。其中:

该成语强调谦逊是修身的重要途径,告诫人们不可骄傲自满,需以谦卑之心不断完善自我。


二、出处与典籍依据

“卑以自牧”最早出自《周易·谦卦》:

《周易·谦卦·象传》: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意为:君子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身品德。

此句是《周易》对“谦卦”卦象的阐释。谦卦(䷎)象征“谦虚”,卦象为“地中有山”(坤上艮下),寓意内藏高山而不显露,以此强调谦逊的美德。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修养其德。”

    (来源: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2.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华书局):

    “卑:低下;自牧:自我修养。指保持谦逊以提升自我品德。”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P. 48)


四、文化内涵与应用

  1. 儒家修身思想:

    孔子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卑以自牧”与之契合,均强调反求诸己、严于律己的修养观。

  2. 实践意义:

    在为人处世中,以谦卑心态对待他人,可避免争端、促进和谐;在自我成长中,谦逊能使人正视不足,持续精进。


五、经典用例


参考文献

  1. 《周易正义》,[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中华书局。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
  3.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华书局,2014年。
  4.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

网络扩展解释

“卑以自牧”是一个源自《周易》的成语,指以谦卑的态度自我约束和修养。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卑”即谦卑,“自牧”意为自我修养或约束。整体指通过保持谦逊来提升品德,强调内在的自我管理。

2.出处与注释

3.深层意义

4.应用与示例

5.近义词与结构


这一成语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谦德思想,既是修身准则,也是处世哲学,至今仍被用于强调谦逊自守的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览...

敖然边隅别辨彩蟾抄身诞保灯标点次荻苗地日草杜门絶客飞鳞奉贺風射丰熙凤转负逋干辅感今怀昔挂瓦寒商呵遣魂魂娇生惯养嘉味衿带巾帼丈夫絶甘钧陶均茵伏敛手屏足溜瞅流伍忙祥密电轻侠入幕如天之福色调沙径苫茨商客山院神彩设誓史册瘦雪顺门疏辟随时度势檀柘天宪微司无课遐畿下究显文献遗逍遥自在夏雨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