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黄冠草服 ”。
“黄冠草履”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形容衣着简朴粗劣,常借指平民百姓或隐逸之士,也可用于赞扬清廉正直的品格。
二、结构与读音
三、出处与用法
四、延伸含义
五、相关词汇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或国学大师等来源。
黄冠草履是指一种古代的贵族礼仪用品,用于特殊场合下的穿戴。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黄冠草履的拆分部首为「黄」、「冠」、「草」和「履」,分别代表黄色、头冠、草木和鞋子。笔画分别为6画、9画、9画和14画。
黄冠草履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古代,黄色被视为帝王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衣物。头冠则是贵族特有的装饰品,用于显示社会地位。草履是一种古代鞋子,通常由草木编制而成。
「黄冠草履」的繁体写法为「黃冠草履」。
在古代,中文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黄冠草履的古代汉字写法分别为「黃冠草履」。
1.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佩戴黄冠草履。
2. 这位贵族穿着金碧辉煌的黄冠草履,显得威风凛凛。
1. 黄金:指黄色的金子。
2. 冠冕:指帝王加冕时戴的华冠。
3. 草编:用草木编织。
4. 履带:绑在脚上的带子,用于固定鞋子。
1. 近义词:黄垂、黄冠。
2. 反义词:黑冠、白冠。
以上就是关于「黄冠草履」的解释,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相关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