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比是统计学术语,指连续两个相邻统计周期内同一指标的变化比较,主要用于分析短期数据波动。以下是详细解释:
环比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数据,反映现象的逐期变化。例如,2024年3月销售额与2024年2月对比即为环比。其核心特点是:
环比的两种主要计算方式:
环比增长率(下降率)
$$text{环比增长率} = frac{text{本期数值} - text{上期数值}}{text{上期数值}} times 100%$$
例如:某商品3月销量500件,2月销量350件,则环比增长率为42.86%。
环比发展速度
$$text{环比发展速度} = frac{text{本期数值}}{text{上期数值}} times 100%$$
上述例子中,发展速度为142.86%,表明销量增长至上期的1.43倍。
对比维度 | 环比 | 同比 |
---|---|---|
对比周期 | 相邻周期(如本月与上月) | 同一时期(如今年3月与去年3月) |
分析侧重 | 短期波动 | 长期趋势 |
适用场景 | 季节性调整、短期决策 | 年度增长评估、政策效果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公式推导或实际案例,可参考高顿教育及华图教育的详细说明。
《环比》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与上一周期相比较。它常用于经济、统计等领域,用来描述两个连续周期之间的比较情况,如环比增长、环比下降等。
《环比》的部首是玉(王字旁),它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0划。
《环比》一词源于古代汉字的演变。它的字形演变过程为:先是王的上方增加了“囗”字旁,再在右边加上“比”字旁,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字形。
《环比》的繁体字形为「環比」。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有一些不同。《环比》在古时候的写法为「環 比」,其中的空格表示两个字分开书写。
1. 这个季度的销售额与上个季度相比较,环比增长了15%。 2. 股票的价格环比下降,使投资者感到担忧。
组词:环境、比较、环绕、周边。
增比、同比。
非环比、同期比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