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宂贱的意思、宂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宂贱的解释

亦作“冗贱”。1.平庸卑微。 宋 岳飞 《奏劾刘康年伪奏乞恩状》:“臣冗贱凡才,误蒙陛下擢任,兢兢旦夕,每虞不称。”

(2).指卑贱之人。《宣和遗事》后集:“紫衣知其情状,拔刀执 骨碌都 曰:‘汝本一宂贱,吾兄待汝以至於此,今安得与妇人私而稽缓其行程?’乃杀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宂贱(rǒng jiàn)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宂”和“贱”二字组成,其含义需结合两个单字的古义及古代文献用例来理解。

  1. “宂”的含义:

    • 本义指“闲散”、“多余”。《说文解字》释“宂”为“散也”,段玉裁注:“散者,杂肉也。引申为凡散之称。宂之本义为散,屋当宂隘,故引申为宂长、宂员、宂散。凡宂漫、宂费皆其引申之义也。”【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引申义指“繁杂”、“多余无用”。如“冗员”(多余的官员)、“冗长”(文章或讲话废话多,拉得很长)。
  2. “贱”的含义:

    • 本义指“价格低”,与“贵”相对。《说文解字》:“贱,贾少也。”
    • 引申义指“地位低下”、“卑微”、“轻视”。这是“宂贱”一词中“贱”的主要含义。如“卑贱”、“贫贱”。
  3. “宂贱”的复合含义:

    • 结合“宂”的“闲散、多余”和“贱”的“地位低下、卑微”之义,“宂贱”在古代文献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身份地位卑微、低贱且无足轻重。它强调的是一种既处于社会底层(贱),又被视为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宂)的状态。
    • 文献例证:
      • 《汉书·王莽传下》:“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条,侵犯西域,延及边垂,为元元害,罪当夷灭。……今分匈奴国土人民以为十五,立稽侯狦子孙十五人为单于。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之塞下,召拜当为单于者。诸匈奴人当坐虏知之法者,皆赦除之。’遣五威将军苗訢、虎贲将军王况出五原,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振武将军王嘉、平狄将军王萌出代郡,相威将军李棽、镇远将军李翁出西河,诛貉将军阳俊、讨秽将军严尤出渔阳,奋武将军王骏、定胡将军王晏出张掖,及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转众郡委输五大夫衣裘、兵器、粮食,长吏送自负海江淮至北边,使者驰传督趣,以军兴法从事,天下骚动。先至者屯边郡,须毕具乃同时出。莽以钱币讫不行,复下书曰:‘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于是造宝货五品……百姓不从,但行小大钱二品而已。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匈奴寇边甚。莽乃大募天下丁男及死罪囚、吏民奴,名曰‘猪突豨勇’,以为锐卒。一切税天下吏民,訾三十取一,缣帛皆输长安。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皆保养军马,多少各以秩为差。又博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万数: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不持斗粮,服食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莽知其不可用,苟欲获其名,皆拜为理军,赐以车马,待发。 初,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稍稍群聚,常思岁熟得归乡里。众虽万数,亶称巨人、从事、三老、祭酒,不敢略有城邑,转掠求食,日阕而已。诸长吏牧守皆自乱斗中兵而死,贼非敢欲杀之也,而莽终不谕其故。是岁,大司马士按章豫州,为贼所获,贼送付县。士还,上书具言状。莽大怒,下狱以为诬罔。因下书责七公曰:‘夫吏者,理也。宣德明恩,以牧养民,仁之道也。抑强督奸,捕诛盗贼,义之节也。今则不然。盗发不辄得,至成群党,遮略乘传宰士。士得脱者,又妄自言:‘我责数贼:“何故为是?”贼曰:“以贫穷故耳。”贼护出我。’今俗人议者率多若此。惟贫困饥寒,犯法为非,大者群盗,小者偷穴,不过二科,今乃结谋连党以千百数,是逆乱之大者,岂饥寒之谓邪?七公其严敕卿大夫、卒正、连率、庶尹,谨牧养善民,急捕殄盗贼。有不同心并力,疾恶黜贼,而妄曰饥寒所为,辄捕系,请其罪。’于是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亦不得擅发兵,贼由是遂不制。唯翼平连率田况素果敢,发民年十八以上四万余人,授以库兵,与刻石为约。赤糜闻之,不敢入界。况自劾奏,莽让况:‘未赐虎符而擅发兵,此弄兵也,厥罪乏兴。以况自诡必禽灭贼,故且勿治。’ 后况自请出界击贼,所向皆破。莽以玺书令况领青、徐二州牧事。况上言:‘盗贼始发,其原甚微,非部吏、伍人所能禽也。咎在长吏不为意,县欺其郡,郡欺朝廷,实百言十,实千言百。朝廷忽略,不辄督责,遂至延曼连州,乃遣将率,多发使者,传相监趣。郡县力事上官,应塞诘对,共酒食,具资用,以救断斩,不给复忧盗贼治官事。将率又不能躬率吏士,战则为贼所破,吏气寖伤,徒费百姓。前幸蒙赦令,贼欲解散,或反遮击,恐入山谷转相告语,故郡县降贼,皆更惊骇,恐见诈灭,因饥馑易动,旬日之间更十余万人,此盗贼所以多之故也。今洛阳以东,米石二千。窃见诏书,欲遣太师、更始将军,二人爪牙重臣,多从人众,道上空竭,少则亡以威视远方。宜急选牧、尹以下,明其赏罚,收合离乡。小国无城

网络扩展解释

“宂贱”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rǒng jiàn,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释义

    • 指平庸卑微,也可表示卑贱之人(如“冗贱”)。
    • 该词由“宂”(通“冗”,意为多余、平庸)和“贱”(地位低下)组合而成,强调身份或能力的低微。
  2. 出处与用法

    • 宋代岳飞在《奏劾刘康年伪奏乞恩状》中自谦:“臣故定阀冗贱凡才……误蒙陛下擢任”,表明身份卑微的谦称。
    •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自谦或描述他人地位低微,如《宣和遗事》后集提到“紫衣知其情状,拔刀执骨碌都”,结合语境可推测与身份相关。
  3. “贱”的延伸含义

    • 价格低廉(如“贱卖”);
    • 社会地位低下(如“贫贱”“卑贱”);
    • 谦辞(如“贱内”指妻子);
    • 贬义或骂称(如“贱人”)。
  4. 现代使用建议

    • “宂贱”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文或特定历史文本,日常交流建议用“卑微”“低贱”等替代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贱”的详细字义(如笔顺、引申义),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字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爱重霸山表诉驳查卜夜初辉醇古辍味出生入死带班达人知命地隣贩私妇姑勃溪固定皓腕豪县黑球鹤驾核物滑扢虀酒魄积悟决事比剧郡军哗剧团据重坑泽来信老拙冷货历算隆重开幕卤拙率道马罗披没食子酸蠓蠛门颊羃历女主人砰铿扦子勤诚青畴青瑶简润改唼啑山芽沈定脤膰水陌探本溯源天居题封頽落晩蚕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