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国之一。为羌族 姚萇 所建,史称 后秦 (公元384年-417年)。《晋书·地理志上》:“既而 姚萇 灭 苻 氏,是为 后秦 。”
“后秦”一词有两种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羌族建立的政权,由姚苌创立。其核心信息如下:
政权沿革
重要事件
历史地位
后秦是十六国中较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促进了关陇地区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后秦”在少数语境中作为成语,表示“事物发展到最后阶段或无法挽回的状态”,例如:“此事已如后秦,难以逆转。”
(注:此用法较为生僻,日常使用需谨慎,避免与历史名词混淆。)
若需进一步了解后秦历史细节,可查阅《晋书》或十六国专题研究文献。
后秦是指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中的一个政权,它建立于公元384年,结束于公元417年。后秦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甘肃、陕西和宁夏地区。
后秦的拆分部首为“后”和“禾”,笔画数为7。
“后秦”一词起源于《资治通鉴》中,它指的是前秦灭亡后,由姚弋仲子孙所建立的政权。在繁体字中,“后秦”保持不变,仍然写作“后秦”。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现代的“后秦”用繁体字写作“后秦”,而古代的“后秦”常用古篆字形,写作“后覃”,音读为“hòu qín”。
在历史书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后秦政权的相关记载。
组词:后秦政权、后秦皇帝、后秦王朝。
近义词:后秦朝、新秦。
反义词:前秦、东晋。
宝思崩愧不登层曲醇听刺击从臣地方税蜚梁焚琴鬻鹤干劲十足高足公害攻习观眺鬼胡由还普好羞黑不溜脚灯狡数经脉近途急贤龙辀律文马氂麪酱闹虚尼站鹏鳌片影披冻千夫长前歌倾忱磬工权豪势要禳灾认贼爲子三跪九叩三清森罗万象上唇慴栗神卦试差实行庶邦迢邈颓落脱坡闻识无把臂巫恒五云判遐历小李杜邪障淅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