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皇位。《南齊書·陳顯達傳》:“ 世祖 武皇帝 昭略通遠,克纂洪嗣,四關罷嶮, 三河 靜塵。”
“洪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洪嗣”指皇位,常出現在曆史文獻中,表示皇權的繼承或皇統的延續。例如《南齊書·陳顯達傳》記載:“世祖武皇帝昭略通遠,克纂洪嗣,四關罷嶮,三河靜塵”。此處的“洪嗣”即指皇帝繼承大統的合法性。
該詞主要見于南北朝時期的文獻,尤其是南朝史書。例如《南齊書》通過“克纂洪嗣”強調皇帝繼承大統的正當性。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屬于曆史專有詞彙。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南齊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辭書。
洪嗣(hóng sì)是一個中文詞彙,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家族中的繼承者,或者一個家族的傳承者。這個詞可以用來指代子孫後代,也可以用來形容在家族中擔任重要職位的人。
洪嗣這個詞的部首是氵(三點水),它屬于水部。拆分的筆畫數目為10畫。
洪嗣這個詞的來源與家族和血脈傳承有關。洪指的是家族或後代的過人之長,嗣指的是繼承。因此,洪嗣可以解釋為接續家族血脈的繼承者。
洪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洪嗣」,沒有太大的差别。
在古代,洪嗣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洪嗣」,這是比較流行的寫法。當然,由于漢字的發展和演變,古代的寫法可能和現代有所區别。
1. 他是家族中的洪嗣,将來會繼承家族的事業。
2. 這位年輕人天賦異禀,被認定為家族的洪嗣。
1. 洪嗣後代
2. 洪嗣傳承
3. 洪嗣血脈
4. 洪嗣家族
1. 繼承者
2. 子孫
3. 繼任者
4. 後代
1. 無嗣
2. 斷後
3. 絕後
4. 絕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