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设机轮,可旋转,故名。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又作轮藏,殊极么么。”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一》:“乃就山中建大层龕,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谓之轮藏。”《西游记》第九一回:“丹霞縹緲浮屠挺,碧树阴森轮藏清。”
“轮藏”是佛教文化中的特殊装置,其含义和功能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指一种可旋转的藏经书架,中心设有机轴结构,能够通过人力推动旋转。该词由“轮”(象征法轮转动)和“藏”(指佛经储藏)组合而成。
由南朝梁代居士傅大士(497-569年)首创,最初用于存放佛经。傅大士认为,推动轮藏一周等同于诵读全部藏经一遍,旨在让不识字的信众也能积累功德。
通常为八面柱形,内部存放经卷或佛像,置于寺院藏经殿内。其旋转机制既具实用性(方便取阅经书),又具仪式性(宗教修行的一部分)。
“轮藏”一词在古籍中多次出现,如《鸡肋编》《西游记》等,印证其在佛教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如需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一》等史料。
轮藏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轮和藏。
【轮】的部首是车,笔画数为车字旁的七画。轮的本义是车轮,表示能够滚动的圆形物体。引申为比喻事物迅速、连续不断地进行。
【藏】的部首是⻩,又称黄字旁,表示与颜色、金属相关。藏的本义是躲藏、隐藏,引申为指保存、收藏、秘密保管。
《轮藏》这个词源于佛教经典,是指佛教经典的分类名称,指由佛陀教诲的教义和佛经。佛教将经典称为藏,因此《轮藏》指的是总的佛教经典或教义的集合。
《轮藏》的繁体字是「輪藏」,在繁体字中使用了更多的横竖撇捺等线条,使字形显得更加复杂。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略有不同,「藏」在古文字中是「貮」,意为保存、收藏。
例如,使用《轮藏》这个词的例句可以是:“他研究佛教数十年,对《轮藏》的内容非常熟悉。”
一些与《轮藏》相关的词语有:《大藏经》、《小藏经》、《经藏》等。
【近义词】:佛经、佛典、佛教经典。
【反义词】:世俗书籍、一般图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