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悍卒的意思、悍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悍卒的解释

强悍的士兵。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闻者,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感激。” 清 刘大櫆 《窦祠记》:“ 成 本武夫悍卒,然能知大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悍卒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词源及文化语境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悍(hàn)

    本义指勇猛、刚烈,《说文解字》释为“勇也”,引申为凶狠、蛮横。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悍戇好斗”,强调其骁勇善战的特质。

  2. 卒(zú)

    古代泛指士兵,《玉篇》注“兵人也”,特指基层军士。如杜甫《兵车行》中“行人但云点行频”的“行人”即指征募士卒。

合成词“悍卒”指勇猛强悍或性情暴戾的士兵,常见于描述军队中战斗力强但纪律松散的基层兵士。


二、历史语境中的用法

  1. 军事文献中的记载

    《资治通鉴》多次以“悍卒”形容剽悍的兵卒,如唐末藩镇割据时期,将领常纵容悍卒劫掠百姓(《资治通鉴·唐纪》)。

  2. 文学作品的形象塑造

    明清小说如《水浒传》中李逵、鲁智深等角色被称作“悍卒”,凸显其骁勇与鲁莽并存的性格(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三、词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013.
  3.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中华书局, 1956.
  4. 施耐庵. 《水浒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5.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悍卒”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代勇猛强悍的士兵,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出处与引证

  1. 唐代典籍:韩愈在《顺宗实录四》中记载:“闻者,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感激。”,强调士兵的刚强与忠诚。
  2. 清代文献:刘大櫆《窦祠记》提到:“成本武夫悍卒,然能知大义。”,体现悍卒虽勇猛却明辨是非的形象。

现代应用与示例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句或小说背景,可参考上述来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阿郑之化板扉倍反备货不符朝隮崇尚粗犷打虎牢龙得佛悱悱甘当工绮光圆过化裹伤毫银亨畅欢溜溜胡儿奸訴积极禁微酒利克成陵木流幸龙舆箩担艨艟牛笛霹雳大仙平脱情灵蜻蜓艇七子均养全养癯惙鹊不停曲燕穣田软乎乎入死出生三脚猫洒脱水喉淑问松明塔尔寺台位颓剥拓画晼晼为臣逶逦舞抃物件鮝腊乡饮大宾邪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