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两当的意思、两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两当的解释

(1).亦作“ 两襠 ”。亦称“ 两当衫 ”。即半臂。古时短袖衣,形似今之背心。《南史·柳元景传》:“ 安都 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鎧,唯著絳衲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南史·沉攸之传》:“ 攸之 有素书十数行,常韜在两襠角,云是 宋明帝 与己约誓。”《新唐书·宪宗十八女传》:“羣臣请以主左右上媵戴鬢帛承拜,两襠持命。”

(2).两者相当。 清 黄遵宪 《寒夜独坐卧虹榭》诗:“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 钱仲联 注:“ 酈道元 《水经注》:‘ 河池县 有 两当水 。或云:县西界有两山相当为名。’”

(3).两者一起充当。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祥子 的确不错,但是提到儿婿两当,还差得多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两当”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一、核心释义:古代防护服饰 指中国古代的一种背心式铠甲,形制轻便,主要防护胸、背要害部位。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明确将“两当”释为“古代一种短袖或无袖的背心形铠甲,前片护胸,后片护背,在肩上用皮带搭襻连接”。《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亦收录此义项,强调其“形制如裲裆,故名”。考古实物(如汉代兵马俑、南北朝壁画)可见其形制特征。需注意,现代汉语中此义项已罕用,主要用于历史、军事史研究领域。

二、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1. 铠甲义: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司马贞索隐引《释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因以名之。”
    • 《新唐书·仪卫志》载卫兵装备:“甲,人具二领,一属牟首,一为两当。”

      形制补充:其结构为前后两片金属或皮革甲片,肩部以革带相连,腰部束带固定,便于骑兵活动(参考《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兵器卷》)。

三、地名专称:甘肃省两当县 指中国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县,西汉置“故道县”,北魏改称“两当县”,沿用至今。

来源依据: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载:“两当县,因县境两当水(今名两当河)得名。北魏孝文帝置县,属固道郡。”《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八》亦考其沿革。此为现代汉语中“两当”最常用义项。

需注意:

网络扩展解释

“两当”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不同层面的解释:

一、古代服饰

指一种类似背心的短袖衣,也称“两当衫”或“半臂”。古代文献如《南史》中记载,士兵在战场上常脱去铠甲,仅穿“两当衫”轻便作战。其形制与现代背心相似,便于活动。

二、语义表达

  1. 两者相当
    表示两种事物在性质、程度等方面对等或平衡。例如清代黄遵宪诗句“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以自然景象的对称性体现此意。

  2. 两者一起充当
    强调两件事物共同发挥作用。如老舍《骆驼祥子》中“提到儿婿两当”,指两种身份的结合。

三、其他相关

“两当”的核心含义集中在古代服饰及“两者关系”的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南史》等古籍或语言学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哀弄謷牙诘屈白妞悲苦宾职尺刀冲锋号春坊趣袭代济导体典定雕轸对口疽蕃娈飞飜风性抚尘格令贡诗狗儿年骨痨毁宅火鎌家步嘉祚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局奇数极夜开喷鑛朴里拉密裁凕冷陪礼撇罢切变青箭企竦七占趋使人细鬼大汝南晨鷄三住沙坝綀服水光睡眼朦胧索葛韬眚桃绽调喉同根顽薄万刼蚊子木芗合香花供养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