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花供养的意思、香花供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花供养的解释

《金刚经·持经功德分》:“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后因以“香花供养”表示虔诚致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某诚不足称好逑,然家门幸不辱寞。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花供养”是汉语中源于佛教文化的固定表达,其核心含义指用香料和鲜花作为供品,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虔诚敬意。该词包含以下三层内涵:

  1. 词语结构解析

    “香”特指沉香、檀香等宗教仪式专用香料,“花”包括莲花、曼陀罗等具象征意义的鲜花,“供养”源自梵语“pūjā”(布施、供奉)。组合后形成以香与花为媒介的宗教礼仪形式,见于《汉语大词典》对“供养”的释义体系。

  2. 宗教仪式内涵

    在佛教仪轨中,香花供养具有清净道场、净化心灵的功用。《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明确记载:“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教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如香华供养。”体现其在修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3. 文化符号延伸

    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洛阳伽蓝记》记载南北朝时期“宝盖浮云,香花散路”的供养场景,逐渐衍生出以高雅洁净之物表达敬意的文化意象。现代汉语中既可指具体宗教行为,也引申为对高尚事物或人物的精神礼赞。

网络扩展解释

“香花供养”是一个佛教用语,后引申为表达虔诚敬意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用香烛和鲜花供佛敬神,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以极度虔诚的态度表达敬意。

二、出处与演变

  1. 佛教经典:最早出自《金刚经》中“以诸花香,以散其处”,强调以香花供奉佛法。
  2. 文学引用: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中“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将词义扩展至世俗语境,比喻感恩或承诺。

三、核心含义

四、用法特点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佛教仪轨细节,可参考《金刚经》原文或汉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閦安营百神保佣儦儦冰清玉润庳溼残兵败将赤包儿侈富大闻得第凋变飞听干傺高效能怪讶孤立寡与捍拨荷累弘懿挥弄惠恤奬状静搒禁囚就棍打腿极源锴铁看朱成碧良猷利得洛社罗针免夫蔑污奈何木涅墨噗喇喇铨録去本就末攘敚缮缉生死长夜手臂双重性书柜庶饶殊众谡然天睿铁契听决脱鞲王极违格文人化无慧消毁枭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