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兩當的意思、兩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兩當的解釋

(1).亦作“ 兩襠 ”。亦稱“ 兩當衫 ”。即半臂。古時短袖衣,形似今之背心。《南史·柳元景傳》:“ 安都 怒甚,乃脫兜鍪,解所帶鎧,唯著絳衲兩當衫,馬亦去具裝,馳入賊陣。”《南史·沉攸之傳》:“ 攸之 有素書十數行,常韜在兩襠角,雲是 宋明帝 與己約誓。”《新唐書·憲宗十八女傳》:“羣臣請以主左右上媵戴鬢帛承拜,兩襠持命。”

(2).兩者相當。 清 黃遵憲 《寒夜獨坐卧虹榭》詩:“層陰壓屋天四蓋,寒雲入戶山兩當。” 錢仲聯 注:“ 酈道元 《水經注》:‘ 河池縣 有 兩當水 。或雲:縣西界有兩山相當為名。’”

(3).兩者一起充當。 老舍 《駱駝祥子》十四:“ 祥子 的确不錯,但是提到兒婿兩當,還差得多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兩當”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一、核心釋義:古代防護服飾 指中國古代的一種背心式铠甲,形制輕便,主要防護胸、背要害部位。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明确将“兩當”釋為“古代一種短袖或無袖的背心形铠甲,前片護胸,後片護背,在肩上用皮帶搭襻連接”。《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亦收錄此義項,強調其“形制如裲裆,故名”。考古實物(如漢代兵馬俑、南北朝壁畫)可見其形制特征。需注意,現代漢語中此義項已罕用,主要用于曆史、軍事史研究領域。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1. 铠甲義:
    • 《史記·衛将軍骠騎列傳》司馬貞索隱引《釋名》:“裲裆,其一當胸,其一當背,因以名之。”
    • 《新唐書·儀衛志》載衛兵裝備:“甲,人具二領,一屬牟首,一為兩當。”

      形制補充:其結構為前後兩片金屬或皮革甲片,肩部以革帶相連,腰部束帶固定,便于騎兵活動(參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卷》)。

三、地名專稱:甘肅省兩當縣 指中國甘肅省隴南市下轄縣,西漢置“故道縣”,北魏改稱“兩當縣”,沿用至今。

來源依據: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載:“兩當縣,因縣境兩當水(今名兩當河)得名。北魏孝文帝置縣,屬固道郡。”《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八》亦考其沿革。此為現代漢語中“兩當”最常用義項。

需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

“兩當”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不同層面的解釋:

一、古代服飾

指一種類似背心的短袖衣,也稱“兩當衫”或“半臂”。古代文獻如《南史》中記載,士兵在戰場上常脫去铠甲,僅穿“兩當衫”輕便作戰。其形制與現代背心相似,便于活動。

二、語義表達

  1. 兩者相當
    表示兩種事物在性質、程度等方面對等或平衡。例如清代黃遵憲詩句“層陰壓屋天四蓋,寒雲入戶山兩當”,以自然景象的對稱性體現此意。

  2. 兩者一起充當
    強調兩件事物共同發揮作用。如老舍《駱駝祥子》中“提到兒婿兩當”,指兩種身份的結合。

三、其他相關

“兩當”的核心含義集中在古代服飾及“兩者關系”的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史》等古籍或語言學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璧返不以為奇超群癡絕棰撻脣緊出子匆冗待期丁甲鈍錘二丁複音詞鋼結構高帽慣力骨睹犀國債寒宮何水曹合虛荒飽惑眩檢練尖子生較能絞绡金汋疾争客遇拉偏架兩肋插刀栗跗靈木門無雜客幕燕鼎魚鬧喳蹑步暖燠飄寓評點牽裳瓊報阮氏酒色額閃朒審美鼠坻死于非命踏心恬暢調良佻險跳銀屯剝僞娘香騎險關現疾說法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