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冷静的意思、冷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冷静的解释

(1) [sober;calm; sound]∶平心静气、毫无偏见地分析道理而不感情用事

头脑冷静

(2) [lonely]∶人少而清静;不热闹

详细解释

(1).冷清寂寞;不热闹。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俺则这等吃酒可不冷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只是身边没有了这个亲生女儿,好生冷静!” 清 李渔 《风筝误·拒奸》:“ 淑娟 与母亲同居西院,虽然冷静,倒喜清閒。” 鲁迅 《书信集·致白莽》:“又,只一篇传,觉得太冷静,先生可否再译十来篇诗,一同发表。”

(2).沉着而不感情用事。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先打坏前面的汽车,来堵住坦克,这仗就好打了!’ 郭祥 冷静地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冷静”在现代汉语中属形容词性,核心语义包含以下三个维度:

一、情感克制维度 指人在情绪波动时保持理性克制。《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沉着而不感情用事”,强调对外界刺激的适度控制能力,如“面对挑衅仍能冷静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二、环境感知维度 形容客观环境无喧闹状态。《汉语大词典》列有“冷清寂寞”义项,多用于描述物理空间的静谧特质,如“深夜的街道格外冷静”(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三、认知判断维度 作为思维活动评价标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引申为“审慎周密”,特指排除干扰的精准认知状态,如“冷静分析市场数据”(王力等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

该词在近义关系上与“镇定”“沉着”形成语义网络,反义链包含“冲动”“急躁”等情绪化表达(《同义词词典》,张志毅编,商务印书馆,2015年)。语用层面常见于司法文书、心理咨询等专业场景,体现决策过程的客观性要求(《法律文书用语规范》,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2020年)。

网络扩展解释

“冷静”是一个常用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和用法:

  1. 基本释义
    形容情绪稳定、理性镇定,不受外界干扰或情感波动影响。例如在突发状况下保持冷静思考,或面对争议时克制情绪。

  2. 词义构成

    • “冷”:象征“不冲动、不发热”,与“热”的情绪化相对;
    • “静”:指“平和、安宁”,强调内心的稳定状态。组合后表示“理性控制情感”的复合状态。
  3. 应用场景

    • 解决问题:如“冷静分析数据”(强调客观性);
    • 人际沟通:如“争吵时先冷静下来再对话”(避免激化矛盾);
    • 危机应对:如“消防员需要冷静处理火情”(突显专业素养)。
  4. 反义对比
    与“急躁”“冲动”“慌乱”等词形成对比,例如:“冷静决策” vs “鲁莽行事”。

  5. 延伸意义
    有时隐含“疏离感”,如“他对分手表现得太冷静”,可能暗指情感淡漠,需结合语境判断。

在心理学中,冷静被视为一种可通过训练(如正念冥想)提升的能力,帮助人们在压力下维持判断力。

别人正在浏览...

卑削秕秽厕匽长策茨檐摧陷大功毕成大一掂掇反首风勃附臣浮惰隔室攻获害碜豪胆潢海或是互易江沱经解鲸鱏机缘款坎狼抢敛泪离尘林蔼岭蜑莅丧浏栗乱码躶躬落气律尺莽跳门向门行呐口闹茶蹑空千石旗旄钦翼器数祈死三尺童子僧门山趺慴愕时术顺涂毋或项王小净笑噱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