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缧囚的意思、缧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缧囚的解釋

猶纍囚。《陳書·徐陵傳》:“凡諸元帥,竝釋縲囚,爰及偏裨,同無翦馘。”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詩:“縲囚為學切,掌故受經忙。” 宋 梅堯臣 《廟子灣辭》:“輸卒引繂兮,蓬首躶體劇縲囚。赤日上煎兮,膠津蹙氣塞咽喉。”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轉庵和尚》:“今得返歸鄉井,復為盛世之氓,吾志已伸,敢以縲囚之軀,有污章甫之榮也哉!”參見“ 纍囚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缧囚"是由"缧"和"囚"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古漢語詞彙。從《漢語大詞典》釋義來看,"缧"本指捆綁犯人的黑色繩索,《說文解字》注"缧,黑索也",後衍生出拘系、囚禁的動詞含義;"囚"則指被拘禁的犯人,《爾雅》釋為"拘也"。二字連用特指被繩索捆縛的囚犯,常見于古代司法文書及文學典籍中。

該詞彙的核心含義包含三重指向:一是指代被羁押的罪犯實體,《資治通鑒》中"解缧囚而桎梏良民"即用此義;二是指受困的處境,如柳宗元《答問》"吾缧囚也,逃山林入江海無路";三可引申為受束縛的狀态,明代《菜根譚》"名缰利鎖,紅塵缧囚"即用此比喻義。在構詞特征上,屬于偏正結構的合成詞,其中"缧"修飾"囚",強調受拘禁的狀态屬性。

現代漢語中,"缧囚"作為曆史詞彙主要保留在特定語境中:一是法律史研究領域,用以指代古代囚犯;二是文學創作中營造古典氛圍的修辭手法;三是在成語"缧绁之憂"中保留構詞語素。相較于同義詞"囚徒","缧囚"更突出刑具束縛的具象特征,與"獄囚"相比則蘊含更強烈的被動受制意味。

網絡擴展解釋

“缧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缧囚”讀作léi qiú,指被拘禁的囚犯。其中:

二、古籍與文學引用

  1. 《陳書·徐陵傳》提到“釋縲囚”,意為釋放被拘禁的囚犯()。
  2. 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中“縲囚為學切”,描述囚犯在牢獄中仍堅持學習的情景()。
  3. 宋梅堯臣《廟子灣辭》以“蓬首躶體劇縲囚”刻畫囚犯的困苦形象()。

三、相關詞彙辨析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言文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


“缧囚”是結合“缧”的拘禁含義與“囚”的犯人身份形成的複合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代對象及情感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傍黑邊村邊套标流秉節持重不雠吵嚷重味大八洲大身德履敦禮頓證礬石膚受之訴附意廣虛骨庫好聲好氣壞沮佪撓花遮柳隱貨賄健毫咎謝扛大活柯葉匡佑苦苦孜孜類招練帛亮開流浪漢毛詩抹月秕風衲徒拟非其倫盤節篇帛潑涼水窮村湫阨秋務秋影羣屬柔撫沙渚申宮試舌饕據套中人條款惕慄同命往素望雅微徐下半夜象傳小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