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块。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诗:“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山上出石,脆而易琢,粗而滋水,窟宅峯峦礧磈之奇,不可名状。”
(2).高低不平貌。 三国 魏 曹植 《承露盘铭》:“岧岧承露,峻极太清。神石礧磈,洪基岳停。” 明 何景明 《七述》:“踊跃腾驤,礧磈权奇。”
关于“礧磈”一词的释义,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找到直接对应的解释。但结合古汉语中相关字词的用法,可尝试推测其含义:
拆解分析
推测词义
综合两字含义,“礧磈”可能指山石嶙峋堆积、高低不平的样态,或引申为事物错杂盘结的状态。例如,在古诗文中可能用于描写山势险峻或怪石林立的景象。
建议参考来源
由于当前搜索结果未涵盖该词,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工具书,或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分析其确切含义(参考“磝磝”中关于山石形态的释义)。
若需更精准的解答,请提供该词出现的具体文献段落以便分析。
礧磈是一个汉字,由部首石(石头)和雷组成。根据广义上的笔画规则,它由20个笔画组成,十分繁复。
礧磈是古代的一个汉字,它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已经较少使用。它主要出现在文言文或古代文献中。在繁体字中,礧磈的形态为礌磽。
根据古代汉字写法的规则,礧磈的构造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分可理解为石的形象,中部分则表示雷的形象,而下部分是一个表示地面的部分。
1. 闪电在黑暗中划过天空,如同礧磈一般美丽而惊人。
2. 古代诗人常用礧磈形容强大的力量和威力。
组词:礧磈電(一种形容极亮的闪电的词语)
近义词:闪电、雷电
反义词:平淡,晴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