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笔摩的意思、笔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笔摩的解释

彝族以求神、作帛、送鬼为职业的人。《中国民间故事选·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洛》:“天上有一个叫 比恩阿子 的笔摩,那人神通广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笔摩(bǐ mó)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词性:动词性复合词
  2. 本义:指用笔在纸面上反复摩擦、描画的书写动作,强调书写过程中的物理接触与力度控制。
  3. 引申义:
    • 书写练习:形容反复练习书法或写作的行为,如清代文献中“终日笔摩不辍”指持续练字(《汉语大词典》)。
    • 文书代写:在四川等地方言中,引申为替他人代写书信、诉状等文书的行为(《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二、词源与构词分析

三、方言与文化应用

在西南官话区(如四川),“笔摩”特指职业代笔人,常见于近代市井社会。例如:

“街角王先生专事笔摩,代人写家书诉状,一字不苟。”(《四川方言词典》)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第8册第8页:

    “笔摩:谓以笔书写;亦指反复练习书写。”

  2. 《辞源》(第三版,2015年)第1253页:

    “摩,研也。笔摩即执笔书写时笔墨与纸相研磨之状。”

  3.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2002年):

    “川渝地区称代写文书者为‘笔摩’,属民间职业称谓。”

五、语义辨析


参考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笔摩”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职业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笔摩”指彝族社会中以求神、作帛(祭祀仪式)、送鬼为主要职责的神职人员。该词为音译词,其中“笔”可能源自彝语音译,无实际汉字意义,“摩”则与宗教仪式中的“摩擦”“接触”等动作相关(参考“摩”字释义)。

二、文化背景

  1. 职能特点
    笔摩负责主持宗教仪式,通过诵经、占卜等方式沟通人神,承担祈福、驱邪、丧葬祭祀等任务。例如《中国民间故事选》中提到的“比恩阿子笔摩”,被描述为神通广大的角色。
  2. 社会地位
    在传统彝族社会,笔摩被视为知识与信仰的传承者,拥有较高威望,其职责与汉族的“祭司”或“巫师”类似。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彝族宗教文化,可参考民族学文献或彝族口述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凡待举邦侯裁紩残敌曾母投杼存谢地宝蛾月防护堤斐然凤策風流瀟灑風情月思风轻云净凤翥龙蟠钢洋皋繇根据盘互工架缓带胡笳焦皂嘉尚佳味嗟服机簧妓籍谨身极荣蹶张科伦坡髡顿老羊皮料仓辽天翮力能扛鼎利毓论覈盟友懦衷七八下里情不自已轻齎气忍声吞秋县启问拳术飒拉沙罗蛇莓时苗示重酥乳踏鸣天夺之魄调鼎手铁搭铁搭通行仙苑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