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苗。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长啸归东山,拥耒耨时苗。”
“时苗”一词的解释需要从词语本义和历史人物典故两个层面综合理解:
一、词语本义 “时苗”指新长出的幼苗,常见于古典文献。例如晋代潘岳《河阳县作》诗中的“拥耒耨时苗”,这里的“时苗”即指农作物的新苗,体现植物生长的初始状态。
二、历史人物典故 特指东汉官员时苗(约150-220年),字德胄,河北钜鹿人。其典故核心为“时苗留犊”:
注:需区分语境使用——文学作品中多指植物幼苗,历史典故中专指清廉官员。如需深度考据,可参考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等权威来源。
时苗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在某个时刻生长的嫩芽。
时苗的拆分部首是日和艹,其中日表示“太阳”,艹表示“植物”。它的笔画数为7画。
时苗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最早出现在《棋经·杂说》一书中。在这本书中,时苗一词被用来形容棋盘上生长的嫩芽。
在繁体字中,时苗的写法为「時苗」。
古时候,时苗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在《说文解字》中,时苗的写法为「時 田」。这种写法中,「時」字的上方有一个隶形的日字,表示太阳,下方是植物的田字;「田」字的右侧是一个艹字,表示植物。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时苗这个词,比如:“春天来临时,大地上到处都是时苗。”这句话中,时苗用来形容春天时大地上生长的嫩芽。
与时苗相关的组词有:时光、时刻、芽苗等。
与时苗近义词有:嫩芽、嫩绿的苗、嫩绿等。
与时苗反义词有:枯萎、凋零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