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决塞的意思、决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决塞的解释

(1).指河道的疏导与堵塞。 宋 苏轼 《禹之所以通水之法》:“古者将有决塞之事,必使通知经术之臣计其利害,又使水工行视地势,不得其工不可以济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今若户部吝其费裁损之,乃令工部任河之决塞,器之利钝,为工部者不亦难乎?”

(2).准许或禁止的规定。泛指行为准则。《管子·七法》:“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不明于决塞,而欲驱众移民,犹使水逆流。” 汉 贾谊 《新书·匈奴》:“若夫大变大应,大约以权决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

(3).排除障碍。 清 魏源 《户部左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周公神道碑铭》:“国家承 明 之敝,决塞去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决塞”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字源和古代文献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读音与基本释义 读作jué sè,本义指对水道的疏通与堵塞。其中“决”取“开通、疏导”义(《说文解字·水部》释“决”为“行流也”,“塞”表“阻隔、填堵”义(《玉篇·土部》注“塞,隔也”。

二、水利工程引申义 在古代水利文献中特指治水工程中的系统治理方法。如清代河道总督靳辅在《治河方略》中记载:“治河之道,当决塞并举,疏堵兼施”,强调既要开通淤积河道,又需构筑堤防的辩证治理策略。

三、军事防御引申义 《武经总要》中拓展为军事要塞的攻守策略:“城防之要,在于决塞得宜”,指根据战况选择突破敌方关塞或固守要隘的战术决策。

四、哲学概念转义 《淮南子·原道训》赋予其哲学内涵:“阴阳决塞,化育万物”,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开放与闭合的辩证关系。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研究古代水利、军事或哲学的学术著作。权威词典中《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583页、《辞源》第三版第1237页均收录此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决塞”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分析:

一、基本含义与发音

二、具体释义

  1. 水利治理
    指河道的疏导与堵塞,是古代治水的核心方法。例如宋代文献记载:“古者将有决塞之事,必使通知经术之臣计其利害”(苏轼《禹之所以通水之法》),强调工程需权衡利弊。

  2. 行为准则
    引申为准许或禁止的规定,代表社会治理的规范。如《管子·七法》提到“决塞”是治国策略之一,需明确“利害、开闭、杀生”等规则才能有效管理民众。

  3. 比喻义(成语)
    形容水流或事物受阻无法畅通,如“决塞”指水流被决口与堵塞同时影响,导致停滞状态。

三、古籍例证

四、近义与反义

五、使用建议

该词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现代口语较少使用。阅读古籍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例如涉及治水工程时取“jué sāi”,比喻阻碍时读“jué sè”。

别人正在浏览...

菴舍班主碧澄澄别孕抄袭超摇楚媪椿萱并茂逴行次后大后天倒屣颠素鼎新革故浮切感愤敢作敢当涸辙花粉坏腹火石袋迦真隣陀借古喻今节母讦首金色池塘尽心硜鄙哭丧棒良选廉顺柳湖例银履版麻股南诏内流流域虐人皮绳切响岂能起誓羣才软软少不得慑剉牲灵书禀疏忼宋鹊田畔听采同心鸟文律吴文俊翔回鲜凈小可如逍遥协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