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褐的意思、髡褐的详细解释
髡褐的解释
指僧人。 唐 刘蜕 《江南论乡饮酒礼书》:“﹝王公大人﹞有擎跽稽首于髡褐之前,畏敬戒慎,有终日不敢嗜酒肴,不敢近妾妇者。”
词语分解
- 髡的解释 髡 ū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髡首(剃去头发,光头)。髡钳(剃去头发,并用铁圈束颈)。 古代指和尚。 古代称修剪树枝。 笔画数:; 部首:髟; 笔顺编号:
- 褐的解释 褐 è 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 黑黄色:褐煤(煤的一种,多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还可以提炼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称“褐炭”)。褐藻(藻类植物的一大类,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富含碘质和胶质,海带就是
专业解析
"髡褐"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由"髡"和"褐"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两字的古义来理解:
-
本义指受髡刑者所穿的粗布衣:
- 髡 (kūn): 本义指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髡刑),后也指僧侣削发出家。如《说文解字》:“髡,剃发也。”
- 褐 (hè): 本义指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衣物,泛指贫贱者所穿的粗布短衣。如《说文解字》:“褐,编枲袜。一曰粗衣。”
- 因此,“髡褐”字面意思是指被处以髡刑的人所穿的粗劣衣服,象征着罪人的身份和低贱的地位。
-
引申指僧侣的服饰或代指出家为僧:
- 由于“髡”也指削发为僧,“褐”指僧侣常穿的粗布袈裟或僧衣(如“短褐”常指僧衣),故“髡褐”可引申指僧侣的装束。如《汉语大词典》释“髡”有“指僧尼”的义项。
- 更进一步,“髡褐”可用作动词,表示剃发出家、披上僧衣,即出家为僧。如《古代汉语词典》在解释相关词汇时体现了这种引申用法。
总结来说,“髡褐”的核心含义有两层:
- 具体指代: 受髡刑者的囚服或僧侣的粗布僧衣。
- 抽象指代/动作: 象征罪罚、卑贱的身份或指出家为僧的行为。
参考来源依据:
- 释义主要依据《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版)对“髡”、“褐”单字的训释。
- 引申义参考了《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相关字词义项的收录与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
“髡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僧人,其含义可从字形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 髡(kūn)
原指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后引申为僧人剃发的特征。
- 褐(hè)
本义为粗布或粗布衣服,因僧人常穿褐色粗布僧衣,故以“褐”代指僧侣服饰。
组合后,“髡褐”通过剃发(髡)与僧衣(褐)两个特征代指僧人群体。
二、文献例证
唐代刘蜕《江南论乡饮酒礼书》记载:“王公大人有擎跽稽首于髡褐之前”,描述当时权贵对僧人的敬畏态度。此例印证该词多用于古代宗教或社会阶层的语境中。
三、补充说明
- 结构特点:髡为上下结构,褐为左右结构。
- 现代使用:该词现已罕用,主要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如“短褐穿结”“褐衣不完”),可参考古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财如命昂奋暗话百末宝盖饱载察辞川路翠楼大和绘电机杜律发蒙发外分心挂腹刚梗稿荐勾消官饔鼓槌椁席函受轰炮霍嚓江潮教头锦袄子吉物急早匡制黎黔留种漫长矛盾梅派闵子囊吞农作物排患解纷拍马溜须捧毂推轮啓闭轻翰秦晋缺一不可设心处虑伺晨四圭四海他人随宜胎字兔唇文学污伪遐迩一体嫺习小讼下武邪悖膝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