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头的意思、口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头的解释

[in words;in speech] 嘴上

只图口头上快意,绝不想到实行。——曹禺《北京人》

详细解释

(1).嘴上。《朱子语类》卷七六:“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 明 李贽 《与友人书》:“胸中有数百篇文字,口头有十万首诗书,亦足以惊世而骇俗。”《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夫妻一向只那等忙碌碌的张罗儿子起身,心头口头时刻有桩事儿混着倒也罢了;如今见他这一着行衣,就未免觉得离绪满怀。”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通常他是无时无刻不在谈着发财的门径的。但多半是纸上谈兵的谈话,只图口头上快意,决不想到实行。”

(2).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思想”或“行动”。 毛6*6*《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

(3).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区别于“书面”。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人民大众所享受的传统文艺作品,大部分是通过戏剧和曲艺艺人口头的传播才领会到的。”

(4).味道。《红楼梦》第二五回:“ 凤姐 道:‘我前日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姑娘,可还好么?’…… 寳釵 道:‘口头也还好。’”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口头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一、名词释义:言语表达(与“书面”相对)

指通过说话而非文字表达的方式。例如:“口头汇报”“口头承诺”。《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区分“口头”与“书面”的对应关系,强调其言语传达的特性。

二、形容词释义:非正式的形式

描述未形成文字记录或缺乏正式效力的表达。如“口头协议”“口头通知”,此类表述虽具沟通功能,但法律效力通常弱于书面文件。《汉语大词典》指出其隐含“临时性”“非正式性”特征。

三、特殊用法:口头禅

固定短语,指个人无意识重复的习惯性语句(如“随便”“然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说话时不自觉重复的词句”,反映语言习惯或心理状态。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注:因词典内容受版权保护,未提供直接链接,建议通过官方出版社渠道查阅实体书或授权电子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口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言语表达而非书面形式的行为或内容。例如:“口头通知”“口头协议”,均强调通过语言直接传递信息,区别于文字记录。

  2. 与“书面”对比
    在正式场景中,“口头”常与“书面”形成对立。例如法律上,口头合同虽具效力,但举证难度较高;而书面合同则更严谨、易保存。

  3. 常见搭配与扩展用法

    • 口头禅:指个人习惯性重复的语句,如“随便啦”“问题不大”等。
    • 口头文学:指通过口耳相传的非文字艺术形式,如民间故事、谚语等。
    • 口头表达:强调语言交流能力,常用于教育或职场场景(如演讲、面试)。
  4. 注意事项
    在涉及重要事务(如商业合作、法律条款)时,口头约定可能存在风险,建议辅以书面确认。

若需探讨特定语境下的用法(如方言、专业领域),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变场觱篥除恶务尽椎埋屠狗醇淡翠竹黄花村程斗合遁逃额马奉申贺敬焚尸肤公负累附逆负冤根菜壶酒拱默勾结挂件后碑縠纹渐慢豭豚接站急流今非昔比警策辞径寸惊定津人酒床九县俊庞劳政蛎蛤漫天匝地蒙里蒙懂乾人綦谿曲谬丧门生善剩余鼠思探绎桃源田更填密廷掾通亨歪心邪意望风而靡畏戢温煗物以羣分咸浸浸小玉霞刹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