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侗的意思、空侗的詳細解釋
空侗的解釋
蒙昧無知貌。 唐 柳宗元 《貞符》:“孰稱古初樸蒙空侗而無争?厥流以訛,越乃奮敚、鬭怒、震動,專肆為淫威。”參見“ 倥侗 ”。
詞語分解
- 空的解釋 空 ō 不包含什麼,沒有内容:空洞(a.沒有内容的;b.物體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話。空曠。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絕後。憑空(無根據)。真空(沒有任何東西)。 沒有結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無憑。
- 侗的解釋 侗 ò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貴州、湖南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侗族。侗劇。 〔侗胴〕形狀。 誠實的樣子。 侗 ó 幼稚,無知。 侗 ǒ 同“統”③。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空侗”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拼音:kōng dòng(部分文獻也注音為kōng tóng)。
- 釋義:形容蒙昧無知的狀态,或指言辭空洞、不切實際。常見于古典文獻及批評語境中。
二、出處與用法
- 古典文獻
唐代柳宗元在《貞符》中寫道:“孰稱古初樸蒙空侗而無争?”,此處的“空侗”指遠古人類未開化的蒙昧狀态。
- 近義詞
與“倥侗”通用(如《漢語大詞典》),兩者均表無知、混沌之意。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言論缺乏實質内容,或自謙表達觀點不夠充實。
三、延伸解析
- 字形結構:由“空”(空洞)和“侗”(原指侗族,此處引申為“不切實際”)組合而成,強調“虛無”與“脫離實際”的雙重含義。
- 現代語境:較少用于日常口語,更多出現在文學評論或曆史研究中。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例句或演變脈絡,可參考《貞符》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空侗》的意思
《空侗》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形容某物或某人無聊、索然無味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空侗》的部首是“穴”,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空侗》一詞的來源較難考證,但可以推測其與“空洞”有關。空洞表示内部為空的狀态,而《空侗》則是在描述一種精神上的空虛、乏味。
繁體
《空侗》在繁體字中寫作「空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空侗”常用于形容許多事物的空洞、乏味的狀态。當時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具體情況目前無法考證。
例句
1. 他生活過于單調,覺得每天都很空侗。
2. 這部電影劇情枯燥乏味,簡直是一部典型的空侗之作。
組詞
空虛、乏味、無聊、索然無味
近義詞
枯燥、乏善可陳、單調
反義詞
精彩、有趣、生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