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刻识的意思、刻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刻识的解释

刻记,标志。《周礼·考工记·轮人》“必矩其阴阳” 汉 郑玄 注:“矩,谓刻识之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刻识"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汉语大词典》将其解构为"刻"与"识"的联合表意。其中"刻"指用刀在器物上雕凿痕迹,引申为深刻、铭记之意,如《说文解字》载"刻,镂也";"识"则包含认知、辨识双重含义,《广韵》释作"识,认也"。

该词在古文献中呈现三种典型用法:一作动词表深刻认知,《文心雕龙》有"铭功彝器,刻识鼎钟"的用例;二作名词指铭记的内容,如敦煌写本《俗务要名林》载"刻识犹今之备忘录";三在佛教典籍中特指佛经的镌刻标记,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天竺佛寺"贝叶经文皆刻识金箔"。

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保留在考古学专业术语中,指青铜器铭文或碑刻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增补了此项专业释义。在方言层面,闽南语系仍保留"刻识人"(指记忆力强的人)的活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刻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刻记或标志

  1. 字面解释:由“刻”(雕刻、刻记)和“识”(标记、辨识)组合而成,指通过刻划的方式留下记号或标识。例如《周礼·考工记》中提到“必矩其阴阳”,汉代郑玄注解为“矩,谓刻识之也”,即通过刻记来标记方位。
  2. 使用场景: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工具制作中,表示物理层面的标记行为。

二、引申含义:深刻的辨别能力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深刻的认识和判断力,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例如:

三、补充说明

  1. 词性争议:部分资料认为“刻识”仅为动词(刻记),而另一些将其视为名词(能力)。
  2. 权威性差异:刻记含义有较多文献支持(如《周礼》),而辨别能力的解释可能为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建议在古文阅读中优先采用“刻记”释义,现代语境下若需表达“深刻认知”,需确认上下文是否适用。

别人正在浏览...

贬异逼聚炳烁昌化嘲诨创始人淳卤胆大泼天大小子奠基石抵捂多婚独自箇唲齵燔莱富治公禄骨榦果盘好奇尚异澴潆僭上剑术简疏践踏叫好鸠赀急症开张龛赭理绩翎扇落铜媢功名例明辙南朝420—589婆儿强食靡角人琴任娠容纵散绝三司商展食茶师王菽乳踏桨船逃疟天线贴浄王阳道婉恋物产屋间架限带详僵纤吝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