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昧鄙劣。 宋 苏辙 《辞户部侍郎札子》:“如臣暗陋,何以克当,愿回误恩,别选良吏。”
“暗陋”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暗”与“陋”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暗”指愚昧不明事理,“陋”指见识浅薄或粗劣不精,组合后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形容人的学识浅薄
多用于批评缺乏真知灼见的状态,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中“暗陋者拘墟于耳目之近”,形容眼界狭窄、学识不足之人。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对治学态度的评价,强调对真理认知的局限性。
指事物粗劣不精
在器物描述语境中可引申为制作工艺或材质的低劣,如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提及器物“暗陋无文”,指其缺乏精巧设计与文化内涵。这种用法多出现于古代工艺批评领域。
从构词法看,“暗”取《说文解字》“日无光也”的本义,引申为认知层面的蒙昧;“陋”据《玉篇》“丑猥也”,原指形貌丑陋,后演变为对品质或见识的贬义评价。二字叠加形成语义强化的贬义复合词,常见于书面语体。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版)、《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点校本)。
“暗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àn lòu,其核心含义为愚昧鄙劣,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行或思想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愚昧鄙劣
指人缺乏见识、思想狭隘,或行为卑劣。例如宋代苏辙在《辞户部侍郎札子》中自谦:“如臣暗陋,何以克当”,意为“像我这样愚昧浅薄的人,怎能担当重任”。
品德恶劣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内心黑暗、思想卑劣”,强调道德层面的败坏,常用于批评品行不端之人。
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词典(汉典、查字典)及古籍引用,其他网络释义需谨慎甄别。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或相关古籍文献。
百和香板心保险比屋可封畅扬产褥期车马盈门称声典故低答东金西木遁流发表法身焚和高捷公共勾问诡沓闳茂洄旋奸道狡桀醮酒杰儁金淘沙拣集诊老本累牍连篇料敌凌雨躶身满服孟子慕号母老虎尼泊尔情期亲要群伦髯须参军三五成群赏奇析疑试管婴儿试札水备説谎宿忧天姬天荆地棘条记晩晩伪客缊袯五坊五王帐香港车闲禄跣足科头蟹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