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比方的意思、比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比方的解释

(1) [analogy]∶譬喻。把不易懂的事物用浅显易懂的话描述出来

比方说吧,A代表1,B代表2,A+B 就是1+2

比方并非等同

(2) [instance]∶用特殊的事物来说明一般的事物

拿钓鱼作比方

(3) [if]∶如果;假使

比方你在现场,该怎么办

详细解释

(1).比拟。《荀子·强国》:“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竝乎 汤 武 ,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於 桀 紂 。”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準格。” 唐 张鷟 《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用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2).类似,相似。 汉 班固 《白6*虎通·圣人》:“《诗》曰:‘ 文王 受命。’非圣不能受命。《易》曰:‘ 汤 武 革命,顺乎天。’ 汤 武 与 文王 比方。”

(3).比较,对照。《三国志·魏志·国渊传》:“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后汉书·梁统传》:“宜比方今事,验之往古。” 南朝 宋 范晔 《狱中与诸甥侄书》:“尝共比方 班 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

(4).顺乎其道。《墨子·明鬼下》:“古者 有夏 ,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 孙诒让 间诂:“比方,犹言顺道也。”《庄子·田子方》:“日出东方,而入於西极,万物莫不比方。”

(5).犹譬如。举例说明时的发端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比方这一天公事回的多,或者上头问话多,那就不能不耽搁时候了。”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 上海 有着各式各样的谋生方法,比方说,就是讨铜板吧,凭他这几根雪白的头发,一天三两千(文)是可以稳拿的!”

(6).表示假如的意思。用于委婉其辞的场合。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比方说,晌午水暖了你再来洗,是不是更好一些?”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比方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比方”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比方”指用浅显易懂的事物或案例,帮助说明抽象、复杂或不易理解的概念。例如用“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坚贞的品德,或用数学符号(如A=1,B=2)简化表达逻辑关系。


二、主要用法

  1. 作为修辞手法(譬喻)
    通过类比或形象化描述进行说明,如“拿钓鱼作比方,耐心是成功的关键”。此时与“比喻”类似,但更强调通俗化表达。

  2. 举例说明
    用具体案例解释普遍现象,例如:“郊游的安排需要分工,比方谁负责带队、谁负责开车”。

  3. 表示假设
    用于提出假设性情景,如:“比方你在现场,会如何处理?”。此时接近“如果”的用法。


三、注意事项


四、典型例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可参考搜狗百科或查字典的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比方》这个词是用来比较、类推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常常用于修辞手法和比喻的表达。它的部首可以分为「比」和「方」,并且共有12个笔画。《比方》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是汉语中较为普遍的词汇之一。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只是形状稍有不同。古代汉字的写法也有所不同,但《比方》一词的古代写法相对较少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用「比方」来举例说明:在这个比方中,猫可以代表机智灵活,而老鼠则代表困境和挑战。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智灵活在困境和挑战中的应用。 《比方》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新的词汇,比如「比方说」、「比方教育」等等。近义词包括「类似」、「比拟」、「类推」等词语,它们在表达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而相反的意思,可以使用反义词「不同」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 总之,『比方』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汇,用于比较和类推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有多种用法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理解事物的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