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比方的意思、比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比方的解释

(1) [analogy]∶譬喻。把不易懂的事物用浅显易懂的话描述出来

比方说吧,A代表1,B代表2,A+B 就是1+2

比方并非等同

(2) [instance]∶用特殊的事物来说明一般的事物

拿钓鱼作比方

(3) [if]∶如果;假使

比方你在现场,该怎么办

详细解释

(1).比拟。《荀子·强国》:“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竝乎 汤 武 ,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於 桀 紂 。”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準格。” 唐 张鷟 《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用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2).类似,相似。 汉 班固 《白6*虎通·圣人》:“《诗》曰:‘ 文王 受命。’非圣不能受命。《易》曰:‘ 汤 武 革命,顺乎天。’ 汤 武 与 文王 比方。”

(3).比较,对照。《三国志·魏志·国渊传》:“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后汉书·梁统传》:“宜比方今事,验之往古。” 南朝 宋 范晔 《狱中与诸甥侄书》:“尝共比方 班 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

(4).顺乎其道。《墨子·明鬼下》:“古者 有夏 ,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 孙诒让 间诂:“比方,犹言顺道也。”《庄子·田子方》:“日出东方,而入於西极,万物莫不比方。”

(5).犹譬如。举例说明时的发端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比方这一天公事回的多,或者上头问话多,那就不能不耽搁时候了。”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 上海 有着各式各样的谋生方法,比方说,就是讨铜板吧,凭他这几根雪白的头发,一天三两千(文)是可以稳拿的!”

(6).表示假如的意思。用于委婉其辞的场合。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比方说,晌午水暖了你再来洗,是不是更好一些?”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比方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比方”的汉语词典释义

“比方”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其核心含义是通过类比或例证使抽象概念具象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具有以下两层释义:

  1. 作为动词使用

    指用相似的事物或现象说明另一事物,多用于解释抽象道理或陌生概念。例如:“用蚂蚁搬家比方人类协作精神,更容易理解团结的重要性。”此用法常见于口语及文学创作,通过具体意象降低理解门槛。

  2. 作为名词使用

    表示举例说明时引用的实例,通常与“打”“举”等动词搭配。例如:“他打了个比方,说人生就像航海,既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这种用法通过建立事物间的关联性增强表达效果。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比方”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比方”指用浅显易懂的事物或案例,帮助说明抽象、复杂或不易理解的概念。例如用“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坚贞的品德,或用数学符号(如A=1,B=2)简化表达逻辑关系。


二、主要用法

  1. 作为修辞手法(譬喻)
    通过类比或形象化描述进行说明,如“拿钓鱼作比方,耐心是成功的关键”。此时与“比喻”类似,但更强调通俗化表达。

  2. 举例说明
    用具体案例解释普遍现象,例如:“郊游的安排需要分工,比方谁负责带队、谁负责开车”。

  3. 表示假设
    用于提出假设性情景,如:“比方你在现场,会如何处理?”。此时接近“如果”的用法。


三、注意事项


四、典型例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可参考搜狗百科或查字典的完整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暗昏按擫百襇裙百支支砭骨编检彪章冰箱柴桌朝天馄饨传嬗担忧大腿攧脣簸嘴电容器帝迹抵近射击二水货芳苞飞边飞行机風發感怒格准管中窥豹桂车龟箓孩笑盒子菜宏扬回数狐听之声俴驷杰骜介潭经幢浄眼剧人拦腰老溜聊以解嘲炉炷苗条淑女能动性繦杖清明在躬青衣鱼求售人相塞人摄卫史论瘦缺摅诚死样活气溻湿万夫不当之勇相吏小绥西河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