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句卒的意思、句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句卒的解释

古代 越国 军阵名。《左传·哀公十七年》:“ 越子 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进。” 杜预 注:“句卒,鉤伍相著,别为左右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句卒”是古代军事术语,指代一种特殊的军队编制方式。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句”通“勾”,意为分部、编制;“卒”即士兵,常指基础作战单位。该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句卒而趋”的记载,指将部队分为若干独立小队以灵活执行战术任务。

从构词法分析,“句卒”属于联合式合成词,其中“句”强调军队的分组形式,“卒”侧重士兵的作战属性。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注解:“句者,分部也。卒者,队伍也”,说明其核心含义为“分编成队的士兵”。在具体运用中,这种编制方式常见于春秋时期的车战体系,各诸侯国通过划分句卒单位实现战车与步兵的协同配合。

需要注意的是,“句卒”与常规编制“伍”“两”“卒”存在区别。根据《周礼·夏官》记载,周代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两”,百人为“卒”,而“句卒”更侧重战术编组的灵活性,人数可根据作战需求调整,具有临时编队性质。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七版
  2. 孔颖达《五经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孙诒让《周礼正义》商务印书馆刊本

网络扩展解释

“句卒”是古代越国的一种军事阵型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句卒”指越国军队中左右两翼的特殊编队,主要用于夜间作战时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根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越王会命令左右句卒在夜晚交替击鼓呐喊,制造多方向进攻的假象。

  2. 战术特点

    • 分屯钩连:杜预注“鉤伍相著,别为左右屯”,说明句卒的阵型通过钩连方式交错排列,分为左右两屯,形成灵活机动的战术布局。
    • 虚张声势:通过夜间鼓噪、变换位置扰乱敌军判断,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3. 字词拆分

    • 句:通“勾”,指钩形编队或交错排列。
    • 卒:此处指士兵或军队单位,与“士卒”“兵卒”中的含义一致(参考、5、6)。

历史背景

该阵型出现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背景下,体现了越国灵活多变的军事策略。类似战术在后世文献中也有提及,但“句卒”特指越国军队的独特部署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卒”的其他含义(如士兵、死亡、完毕等),可参考相关字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爱力碧萝并隔不做人才料采香径剗伐唱檄椎心顿足辞言寸阴是惜呆性赕物电色断鹤续凫朵颐大嚼额黄粪筐附蠃钢鏰郭秃还潮汉麻豪麄河冲痕秽红五月浑俗和光肩尻见义勇为家行吉令令继袭渴望扣住廪秩洛苑腼然母性南陈北崔驽马十驾排诋清眇耆婆畎壑羣心三头政治省忆诗意授经数道疏通绥视滔赡填造围绕无类鹀属五脏六腑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