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陡险,陡峭。 晋 郭璞 《流寓赋》:“骇斯径之峻絶,感 王阳 而增惧。”按, 王阳 , 汉 时人,尝行经 邛郲 九折坂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事见《汉书·王尊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 南岸有山孤秀,从 江 中仰望,壁立峻絶。” 宋 苏辙 《臣事策下》之一:“彼能通其君臣之欢,坦然其无高下峻絶不可扳援之势。”
(2).指陡险处。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下峻絶,顾瞻来时所歷之峰,皆伏处其下不可见。”
(3).严厉。 明 李贽 《绝交书》:“然此书实峻絶可畏,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清 方文 《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爱之如慈母,畏之若神明。讼庭何峻絶,宾客莫敢縈。”
(4).高超。 明 李东阳 《<东泷遗稿>序》:“及读《礼》之餘,日就超诣,则由博归约,歛华就实,益为简洁峻絶出羣之作。”
(5).坚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或谓 裴伦 絶望奋战,意向峻絶,实与 普式庚 性格不相容。”
“峻绝”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指山势或路径极为陡峭、险峻。
例句:
用作名词,表示险峻的地势或位置。
例句:
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严格、冷峻。
例句:
用于称赞技艺、文风等超越寻常。
例句:
个别文献中引申为态度坚决,如汉典提及“坚决”义项,但用例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总结建议:
《峻绝》是一个具有令人敬畏之意的词汇。它可以形容山势险峻、形象骄人或事物高大雄伟而无法匹敌的特质。
《峻绝》这个词的部首是山(山状物),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峻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最初的写法是「嶽絶」,后来发展演变为现代简化字「峻绝」。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峻绝》在古代的写法是「嶽絶」,这两个字分别表示山峰和断绝,形象地描述了山势险峻并且与众不同。
1. 登上山顶,俯视群山峻绝,美景令人陶醉。
2. 他的篮球技术峻绝无比,在球场上无人能敌。
1. 峻岭:形容山峰险峻的岭山。
2. 绝顶:指山峰的最高处,也可引申为事物的极致。
3. 雄伟:形容庄严壮观、宏伟辉煌的景象。
1. 雄奇:形容高大、雄壮、不平凡。
2. 壮丽:形容景色壮观、宏大而美丽。
3. 崇山峻岭:形容山势高耸,险峻而威严。
1. 平缓:形容地势平坦,没有高低起伏。
2. 温和:形容柔和、不激烈的地势或气势。
3. 普通:形容一般、普遍,没有特殊之处。
庵蔚白学柏叶书白奏冰湖不容置辩仓狱草刷儿怆结楚畹处于赐贶蹙融弟妹地穴肺循环風跡拂髦父王港务干惹怪谬馉餔合方氏后梢家长里短劼毖解骑旧倡就使扣墀壸政楞层勒子离志鹿浅南库棋错切音秋妇奇冤苣荬菜穣田箬壳散策三西神术妙计史君收复摔炮水火无交树子汤方调停偷儒袜口响鞭相放枭心鹤貌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