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卷舌的意思、卷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卷舌的解释

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晋 郭颁 《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 卷舌 ”。


(1).不开口;闭口不言。《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 巴 人皆卷舌。” 明 刘基 《述志赋》:“众畏谗而卷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诚。”

(2).星名。《汉书·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见 昴 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隋书·天文志上》:“卷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语,以知佞谗也。”

(3).喻邪佞之人。 清 钱谦益 《贺文司理诗册序》:“自今以往,固将黜卷舌於天街,投谗人於有北。”

(4).把舌头卷起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卷舌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包含以下两个核心含义:

一、语言学范畴:舌尖上卷的发音动作

指发音时舌尖向上腭(尤其是硬腭前部)卷曲的动作,是汉语及部分语言中特定的辅音发音方式。

二、古代文化范畴:星象与避讳的隐喻

源自星象术语“卷舌星”,后引申为言语谨慎或避讳直言的行为。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定义卷舌音为“舌尖向上翘起靠近硬腭发出的辅音”,明确列举 zh/ch/sh/r 的发音特征。
  2.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卷舌”的星象起源及引申义,详述其文化隐喻。
  3. 《语言学名词》· 商务印书馆:从语音学角度分析卷舌音的发音机制与音标标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整合,“卷舌”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发音相关

  1. 发音动作
    指将舌尖向上卷起,使舌面和舌尖同时参与发音的动作。例如普通话中的卷舌音zh、ch、sh、r 以及元音er(如“儿”“耳”)。部分人天生无法完成此动作,与遗传有关。

  2. 语音学分类
    与“平舌音”相对,特需卷舌的辅音(如zh/ch/sh/r),常见于汉语拼音。而英语中的卷舌音如/r/也需类似动作。

  3. 口齿不清现象
    在特定语境下,可形容发音不清晰或舌头不灵活,如儿童学语初期或紧张时的表现。


二、文学与比喻义

  1. 闭口不言
    古汉语中指因畏惧或谨慎而不敢直言,如《解嘲》中“欲谈者卷舌而同声”。

  2. 象征邪佞之人
    清代文献中用于比喻谗言者,如“黜卷舌于天街”。


三、天文术语

指古代星象学中的星官名“卷舌”,属昴宿,象征口舌是非。


四、网络用语

“卷舌童”为调侃性词汇,形容说话带卷舌音且发音不清的儿童。


提示: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如需更专业的语言学分析,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语音学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安近奥室包公赔情不了格成福尺薪厨兵除陌钱殚精竭思點墨吊笼飞锋风止纷纶愤悁甘贱钩用广阔冠缦轨据航行诃斥黑鸩火烙印涧阿贱蔑监治稽留金节计文隽李龙旂谩諕苗圃莫名其妙木局男宠徘徊歧路敲诈勒索气急败丧穣岁日德日天容堂若烹小鲜食桉时几手钏守洁述旧殊力说话的台命完备微达违扞霞焕吸华丝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