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降的意思、镌降的详细解释
镌降的解释
谓免官降职。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王惟忠》:“既申乞鐫降,又令其党 陈大方 、 丁大全 力攻之,必欲寘之死地。”《明史·郭英传》:“褫刑部尚书 吴山 职,侍郎都御史以下鐫降有差,而免 勛 籍没,仅夺誥券而已。”
词语分解
- 镌的解释 镌 (鎸) ā 雕刻,凿:镌刻。镌镂。 规劝:镌说(劝说)。镌谕(规劝晓谕)。 降级,削职:镌级。镌罚。镌汰(裁减冗官)。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降的解释 降 à 下落,落下: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 减低,贬抑:降低。降价。降职。降解(?)。降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落升提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镌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义指降职、贬谪官职。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资料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镌”字本义为凿、刻,引申有“削减”、“降低”之意;“降”即下降、贬低。二字组合,“镌降”特指在官职或品级上的贬低、降级。它描述的是古代对官员的一种惩戒措施,即将其从较高的职位或品级降低到较低的职位或品级。
-
出处与例证:
该词多见于古代史书、奏议等文献中。例如,《宋史·职官志》及相关列传中常有记载官员因过失或触怒朝廷而被“镌降”的案例。
-
用法与辨析:
- 侧重官职变动: “镌降”强调的是官职或官阶的降低,是行政处分的一种形式。
- 与相关词的区别:
- “镌级”: 意义与“镌降”非常接近,也指降级,常可互换使用。细微差别可能在于“镌级”更侧重于品秩(等级)的降低,而“镌降”更侧重于职位(官职)的下降,但在实际文献中常混用。
- “贬谪”: 范围更广,不仅指降职,通常还包含流放、调往边远地区任职的含义。“镌降”则不一定包含地理上的流放。
- “镌罚”: 含义更宽泛,指削职、降级等处罚,是“镌降”的上位概念。
-
现代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镌降”一词已极为罕见,属于历史词汇。理解其含义需结合古代职官制度和历史背景。它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政治、法律、历史的学术著作或古籍整理中。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镌降”有明确释义,并引用了《宋史》等古籍例证。 (权威词典释义)
- 《辞源》(商务印书馆): 收录“镌”字词条,在释义中解释了“镌降”、“镌级”的含义及用法差异。 (权威词典释义与辨析)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收录“镌”字,其下词条包含“镌降”,释义为“削职,降级”。 (权威古汉语词典释义)
-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中国台湾地区学术机构编纂): 收录“镌降”,释义为“降低官位”。 (权威中文词典释义)
- 《中华大字典》: 对“镌”的释义中包含“削也”,为理解“镌降”提供字源依据。 (字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镌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员的职务变动,具体含义及解析如下:
词义解释
- 基本含义:指免去官职并降低职位等级,即“免官降职”。该词由“镌”(削减、降级)和“降”(降低)组合而成,强调对官员职权的双重处罚。
历史用例
- 宋代案例:
据《癸辛杂识别集下·王惟忠》记载,宋代官员王惟忠因被弹劾,朝廷不仅“申乞镌降”,还令其政敌进一步攻击,试图置其于死地。
- 明代案例:
《明史·郭英传》提到,刑部尚书吴山被革职后,下属官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镌降”处罚,如降职或削减俸禄。
字源与结构
- “镌”的引申义:
原指雕刻(如“镌刻”),后引申为“削减”“降职”,如“镌级”(降级)、“镌罚”(降职惩罚)。
- “降”的含义:
直接表示职位或等级的降低,与“镌”结合后强化了处罚的严厉性。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员因失职、犯罪或政治斗争导致的职位变动,常见于史书、奏章等正式文本。
“镌降”是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复合处罚,包含免职和降级两层含义,反映了传统官僚体系中的惩戒制度。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明史》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案屯版本记录变几长驱径入称觥尘念楚城出奴入主顇族大风词丹液刀法大作吊牌低沉丁香竹遁肥返跸高额公綦卦理故姑黑矟公化生霍亨索伦家族见多识广降榻奸状讦奏净尽决局寇氛窥边灵派力人理想龙跳埋头苦干面授某物跑表娉娉嫋嫋千秋之后清盘轻人起塔荃荪圈豚热风三占从二三足鼎立深情故剑刷荡桃花心木田主王顾左右而言他危挠无凭据膴然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