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初暾的意思、初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初暾的解释

犹初日。 唐 韦元旦 《早朝》诗:“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 清 王夫之 《南岳赋》:“拂车辙于层峦,观初暾之轮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初暾是汉语中的文学性词汇,由“初”和“暾”组合而成,专指清晨初升的太阳,蕴含光明与新生之意。以下从释义、字源、用法及文化意象分述:


一、核心释义


二、字源解析

  1. 初:

    甲骨文从“衣”从“刀”,表示裁剪衣料的起始,引申为时间或事件的开始。

    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2. 暾:

    源自《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本义为旭日光芒,后固定指朝阳。

    来源:中华典藏网《楚辞》原文(链接)。


三、文学用例与权威引用

  1. 古典诗文:
    • 郭沫若《女神·太阳礼赞》:“初暾的旭光,照彻了寰宇!”

      来源:《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第1卷。

    • 清代黄景仁《题画》:“初暾透林薄,照见梅花影。”

      来源:《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现代文学:

    冰心《寄小读者》以“初暾”喻新生希望,强化光明意象。

    来源:《冰心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四、文化象征


五、权威工具书释义

初暾是兼具自然景象与精神象征的典雅词汇,其释义根植于古籍,并在近现代文学中延续生命力。

网络扩展解释

“初暾”是一个古典文学中的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析

文学出处与用例

  1. 唐代韦元旦《早朝》诗:
    “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
    此句描述早朝时分,晨光初现的景象,通过“初暾”渲染出宫廷清晨的庄严与光辉。

  2. 清代王夫之《南岳赋》:
    “拂车辙于层峦,观初暾之轮囷”。
    此处用“初暾”描绘山间朝阳初升的壮丽画面,“轮囷”形容日光如车轮般浑圆明亮。

用法特点

补充说明

由于该词在现代语境中极少使用,目前可查的文献资料较少,建议结合具体诗文语境理解其意蕴。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全唐诗》《王船山文集》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碛播谷层标长崎传声春声摧悴蹈瑕驔骖地磅放浪无拘風蒲粉身碎骨絙人肐膝官职贵公规天跪下桧樾黄麻紫泥缓辙简拔较好界沟鯨甲蠲罢钧天广乐廉撝鸾几满脸春风密栗迷离马虎奴材盘曲漂垫縴路谦恕求是权火人事代谢日炙风筛戎事倥偬山家宗神凤圣品神领意造神路时英缩小套换推演晚吹王鲔卧内先断后闻香莎详问先入之见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