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子山的意思、九子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子山的解釋

即 九華山 。 唐 羅隱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詩:“王侯水暖魚鱗去, 九子山 晴雁序來。”《太平禦覽》卷四六引《九華山錄》:“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峯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 九子山 焉。” 明 李賢 《明一統志·安徽》:“ 九華山 ,在 青陽縣 南,舊名 九子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九子山是中國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内的一座佛教名山,現稱九華山。其名稱源于唐代詩人李白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序言:"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因山峰狀若蓮花,九峰簇擁如九子環抱而得名。據《青陽縣志》記載,此山在漢代已有"陵陽山"之稱,至唐天寶年間經李白賦詩後正式确立"九華山"之名。

地理特征上,九子山屬黃山山脈支系,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地質構造以花崗岩為主體,經長期風化形成奇峰怪石景觀。山中現存99座寺廟,其肉身寶殿供奉着地藏菩薩真身,被佛教徒尊為地藏菩薩道場。

文化内涵包含三重釋義:一指山形九峰并立,如母子相攜;二喻佛教"九品往生"修行次第;三合《周易》陽數之極的哲學概念。曆代文人如劉禹錫、王安石等均有題詠,宋代《太平寰宇記》載:"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

網絡擴展解釋

“九子山”是中國安徽省九華山的舊稱,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九子山即九華山,位于安徽省青陽縣南,因山勢層疊、九峰并列而得名。其名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後因李白詩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而更名“九華山”。

二、曆史背景

  1. 名稱由來
    據《太平禦覽》記載,此山因“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得名“九子山”。
  2. 更名依據
    明代《明一統志》明确記載:“九華山在青陽縣南,舊名九子山”。

三、文學引用

九子山常出現在詩詞中,如:

四、傳說故事

民間傳說稱,曾有山神的九個兒子在山上建造九座山峰,形成壯麗山景,後人以此命名紀念。


如需了解更多詩詞引用或地理信息,可參考古詩文網及《九華山錄》。

别人正在浏覽...

拔高半工闆脂班直避國禀饩賓客如雲島叉洞房花燭洞天福地斷橋方方面面豐年稔歲公都弓箭手工人階級駭怒花子灰泯佳種界溝接迹借胎凈辦記注巨珰開足馬力困逼郎公讄禱雷師兩屬六疾館孷孳陋制鸾封盧獵路轉峰回盟友明師名數秘儀木兔南頓攮子蟠互平陵東戕伐騎夫楸玉局勝友神腦申停天質鐵圍城誣伏舞妓詳典席寵信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