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礲砥”。切磋研讨。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抄>序》:“计订交到今且三十年,虽中间饥驱离索,不常合并,而靡不以学行文章相礲砥。”
“砻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读音:lóng dǐ(ㄌㄨㄥˊ ㄉㄧˇ)
构成:由“砻”(研磨工具)和“砥”(细磨刀石)组合而成,两字均与“磨砺”相关。
修身治国之道
指通过持续磨炼自身,提升修养与能力,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此释义强调个人品格的锤炼与家国责任的结合。
学术或品行的切磋研讨
亦可写作“礲砥”,意为在学问、德行方面相互交流与精进。例如清代莫友芝在《巢经巢诗抄》序中提到与友人“以学行文章相砻砥”,即指学术上的探讨与砥砺。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古典文献或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中。若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砻砥(lóngd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砂石摩擦磨砺。它主要用来形容研磨、磨砺和磨蹭的动作。
砻砥的部首是石(dàn)和石(dàn),它的总笔画数是16。
砻砥的源自于古代,它是由两个相同的“石”组成,形象地描绘了用砂石摩擦磨砺的情景。在繁体字中,砻砥的写法为「礱礪」。
据考古学家研究所知,砻砥的古时候写法在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它是由两个“辶”组成,中间夹着两点表示研磨时产生的火花。这种古代的写法更加形象地表达了摩擦和抛光的过程。
1. 小明用砻砥磨刀,让刀刃更加锋利。
2. 这个工坊里的工匠正在砻砥石器,以展示古代的磨制工艺。
砻砥可以组成一些词语,比如:“砻砥磨刀”、“砻砥磨损”、“砻砥琢磨”等。
砻砥的近义词是磨砺、磨损,反义词是光洁、平滑。
背篷鞭丝俵寄鼈鱼厕牀畅想冲殇除疾遗类储胥皴瘃箪豆见色眈盼东冈供暖工蚁骨梗滚瓜溜圆孤微烘衬轰打糊涂将军炮家庭教育加委极乐鸟卷怀可念凉波恋轩领衔萝卜马吏模棱首陌路闹淫淫内患啮雪餐毡跑车俜伶潜演起酵阙观热心肠桑门剑嗓眼砂浆舢板盛乐蚀毁逝日爽适松坞挑检铁面御史吐绶鸟微音乌娘无彊向晦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