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且以此馬虎地度過歲月。原指逍遙自在地過日子。後亦指生活艱難,勉強度日。《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人謂 叔向 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 叔向 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遊哉,聊以卒歲。知也。’”按,今本《詩·小雅·采菽》作“優哉遊哉,亦是戾也。” 晉 潘嶽 《秋興賦》:“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優哉遊哉,聊以卒歲。” 唐 韋嗣立 《請崇學校疏》:“人無固志,罕有執不撓之懷,徇至公之節,偷安苟免,聊以卒歲。”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隱士》:“凡是有名的隱士,他總是已經有了‘悠哉遊哉,聊以卒歲’的幸福的。” 毛6*澤6*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此種農民,每年勞動結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種雜糧、撈魚蝦、飼雞豕,或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勉強維持生活,于艱難竭蹶之中,存聊以卒歲之想。”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聊以卒歲漢語 快速查詢。
“聊以卒歲”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春秋時期,晉國貴族叔向因政治鬥争被囚,面對他人質疑,他引用《詩經》中的“優哉遊哉,聊以卒歲”表達豁達态度,意指在困境中保持從容,暫且度日。
該成語體現了古代文人在逆境中的處世哲學,既有對現實的無奈妥協,也暗含超然物外的智慧。現代多用于描述經濟困頓或精神層面的勉強維持狀态。
《聊以卒歲》是一個成語,意為在歡笑中度過年歲。這個成語一般用來形容人們在新年或年末之際,放松心情、愉快地相聚、慶祝,以歡笑和樂觀的态度送走過去的一年。
《聊以卒歲》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總共有12個筆畫。
《聊以卒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續日下政書》中。在該書中,袁宏道以“聊”、“以”、“卒”、“歲”四個字來形容人們在年末相聚的歡樂情景。
《聊以卒歲》(繁體字)
在古代,聊以卒歲的寫法不同于現代的簡化字,具體寫法如下:
聊 - 而
以 - 舃+人
卒 - 十+從血
歲 - 歲
1. 我們一家在歡聲笑語中聊以卒歲。
2. 在年末的歡慶中,人們聚在一起,聊以卒歲。
3. 忘卻過去的煩惱,以一顆歡樂的心聊以卒歲。
歡慶、相聚、慶祝、送走、樂觀、過去、歡樂
歡度新年、笑迎新歲
憂心忡忡、郁郁寡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