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幕僚;幕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古人长官之待僚幕,真如父子兄弟,绝无崖岸之隔。” 欧阳山 《柳暗花明》一一四:“要是别人掌兵权,你做一名僚幕,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僚幕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指古代地方军政长官府署中的幕僚群体,即协助主官处理文书、刑名、钱谷等事务的佐理人员。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素:
职能性质
指辅佐地方军政长官(如知府、巡抚)的行政团队,负责文书起草、司法案件、财政税收等具体事务,属于非正式编制的辅助官员群体。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卷,第1023页。
历史背景
源于明清时期的“幕府制度”,常见于州、府、督抚等地方机构。成员多由主官私人聘任,俗称“师爷”,与正式官僚体系(“职官”)形成互补。
来源:郭建《中国幕府制度变迁研究》(中华书局,2015年),第三章。
二字组合凸显从属性和场景特定性,专指地方官署中的非正式行政团队。
该词属历史用语,现代汉语中仅用于学术讨论或历史文献,日常语境已被“幕僚”“参谋团队”等替代。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17页。
“僚幕”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可归纳如下:
“僚幕”指代幕僚或幕友,属于古代官职体系中的辅助性职务。该词由“僚”和“幕”组成:
“僚幕”是古代对辅佐官吏或将领的智囊、文书等职位的统称,强调其从属性和辅助性。该词在古籍和现代文学中均有使用,但现代汉语中更常见“幕僚”等替代词。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具体用例,可参考《五杂俎》等文献来源。
聱取兵操躔探犓腴辞行琮璧大都宪黨政丹蕖飞咨伏甲夫娘抚玩浮溢改絃根除刮湔官勋孤癖宏拓鸿禧后婚槐蚕荒昧回礼讳所贱业矫虔架逃机阱禁火开冻恐赫叩见雷火凉帽林皋麻絇密深谟谋披膊娉财坡公翘足可待青莲宫穷愁潦倒跂望铨校戎车散众疝瘕是件师慕手勑疏险痰沫跳箱铁体提胡芦销神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