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料虎头的意思、料虎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料虎头的解释

挑弄虎头。比喻冒险。《庄子·盗跖》:“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陆德明 释文:“料,音聊。” 宋 黄庭坚 《丙申泊东流县》诗:“前日发大雷,真成料虎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料虎头”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现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其核心含义指不自量力地冒险或招惹极危险的事物。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本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料”:意为触碰、拨弄(《说文解字》:“料,量也”,引申为处置、接触)。
    • “虎头”:字面指老虎头部,象征凶猛不可控的危险源。

      整体字面义:用手触碰老虎的头颅,比喻主动招惹致命威胁。

  2. 典故来源

    语出《庄子·盗跖》:

    “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描述鲁国使者柳下季斥责盗跖时,以“触碰虎头”“梳理虎须”形容其行为如同直面死亡风险,后以“料虎头”概括此类鲁莽之举。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核心语义

    指不自量力地挑战远超自身能力的危险对象或局面,隐含“招致灾祸”的后果。

    例句

    “此事牵涉权贵,若强行追究,无异于料虎头,恐引火烧身。”(《古代汉语词典》)

  2. 情感色彩

    • 贬义倾向:强调行为愚蠢、缺乏审慎。
    • 警示功能:多用于劝诫他人勿轻率涉险。

三、权威典籍与词典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词条“料虎头”,释义为:

    “比喻冒极大风险或做极危险的事。”

    (来源:《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引《庄子》原文,注解:

    “料,触碰;虎头喻不可控之险。后以‘料虎头’喻轻率涉险。”

    (来源:商务印书馆官网

  3. 《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

    强调其与“捋虎须”“虎口拔牙”为近义成语,均属“高危行为”隐喻。

    (来源:中华书局出版物检索


四、现代使用场景


结论:“料虎头”以具象化的危险动作(触虎头)隐喻对极端风险的轻率挑衅,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审时度势”的智慧强调。其语义历经千年仍具生命力,常见于警示性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料虎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信息综合解析:

1. 基本释义
“料虎头”指挑弄老虎的头部,比喻冒险的举动。这一比喻源自老虎作为猛兽的危险性,故意触碰其头部暗含极大的风险。

2. 典籍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盗跖》:“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注解“料”读音为“聊”(liáo),意为触碰、挑弄。

3. 文学用例
宋代黄庭坚在《丙申泊东流县》诗中化用此典:“前日发大雷,真成料虎头。”此处借“料虎头”暗喻经历险境后的感慨。

4. 延伸解析
成语中的“料”并非现代常见的“预料”之意,而是古汉语中“撩拨、触碰”的动作。这种用词差异体现了古今语义演变,也提示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典故。

总结
“料虎头”以生动的猛兽意象,警示人们不要轻易涉险,常见于古典文学中对冒险行为的批判或自嘲。其核心在于通过具象动作传递抽象的行为危险性,属于典型的比喻性成语。

别人正在浏览...

白当豹姿鄙昧炳如日星,炳若日星厕屋崇奬床闼词说丛滋戴仁叠金黄地网天罗奉进凤缕分路蜉蝤钢鞭刚洁鸿显尖耍教母踦跛阶庑局迫刊除科幻孔繇跬跬拜拜鹍柱磷磨痝鸿眉目不清靡忒屏慑聘享欺暗清道旗情熟庆羡秋宴桑斧觞弊稍逊一筹生母鱼胜却时措石浮诗丸寿序倏霍松炬腾播通气孔投诚文选学雾瘴下关子闲畅宪式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