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勋的意思、司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勋的解释

(1).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之事。 北周 因 周 制置司勋,掌六勋之事。 隋 置司勋侍郎,属吏部。 唐 宋 改为郎中, 明 清 称稽勋司, 清 末废。参阅《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职官二》。

(2).指 杜牧 。 牧 尝为司勋员外郎,故称。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多谢司勋能薄倖,几回惆悵欲归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司勋”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主要解释如下:

一、官职名称

  1. 起源与职责
    司勋最早见于《周礼》,为夏官司徒下属官职,主管功赏事务,负责按功劳大小赏赐土地或荣誉。其机构设置包括上士、下士及府、史、胥、徒等属员,具体职责如“掌六乡赏地之法”,将土地产出的三分之一作为受赏者收入,三分之二作为赋税。

  2. 历史沿革

    • 周代至隋唐:北周沿袭周制,隋代设司勋侍郎,隶属吏部;唐代改称司勋郎中,属吏部四司之一。
    • 宋至清代:宋代沿用唐制,明清时期改称稽勋司,清末废止。

二、文学中的代称

在诗词中,“司勋”常指唐代诗人杜牧。因杜牧曾任司勋员外郎,故后世文人以官职代称其名。例如宁调元诗句“多谢司勋能薄幸”中,“司勋”即指杜牧。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词典释义)、(机构沿革)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司勋的意思

司勋(sī xū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推举、选拔贤才的官职。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司勋的部首是口(kǒu)和力(lì),它由8个笔画组成。

来源

司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秋官》一书中。在古代社会,司勋是指掌握选拔贤才之权的官员。

繁体

司勋的繁体字为「司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司勋的写法较为繁琐。它由「廾」和「勳」两个部分组成,「廾」表示两手合十,「勳」表示功勋。这种写法强调了司勋作为选拔贤才的贵重功绩。

例句

1. 考试的结果将决定教授们选取哪些学生进行司勋。

2. 这个职位的司勋权属于人事部门。

组词

司勋官、司勋员、司勋制度、司勋职位

近义词

官职、升迁、选拔、任命

反义词

落选、罢黜、降职、解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