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good for both parties;benifit to two parties] 兼顾双方的利益
(1).谓兼顾双方的利益。《史记·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2).对双方都有好处。如:合则两利,离则两伤。
“两利”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两利”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数词“两”和形容词“利”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对双方都有益处或有利。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细解析其释义、用法及相关信息:
“两利”指双方都能获得好处或利益,强调一种互惠互利的状态或关系。
示例:
“合作共赢,两利俱存。” (意为:通过合作实现共同胜利,双方都能获益并存。)
构词解析
组合后强调双向受益,区别于单方获利(如“独利”)。
语义特征
常见搭配
语用场景
“两利”一词可追溯至古代文献,如:
《史记·货殖列传》:
“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此皆诚壹之所致,非苟为两利也。”
(此处“两利”指商贾与农民双方获益,体现古代经济思想中的互利观。)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07页。
查看来源(商务印书馆官网)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1卷,第635页。
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李荣(2018):《汉语复合词“两X”结构的语义分析》,《语言研究》第3期。
《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两利”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双方均能获得利益或便利,强调合作共赢的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两利”指双方同时受益,常见于描述劳资关系、商业合作等场景。例如“劳资两利”指劳动者与资本方共同获益,而“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则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指通过平衡策略使多方共存并获利,体现古代谋略思想。
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史记》原文或现代汉语词典。
不亏部秩成宪春晚殂没弹曲顶公笃谨独木不林废市风披纷结脯腊光灵龟袋含笑禾黍之悲合作化欢哄换转鹄板书贿赂并行恢肆健饭见长矫滑镜照谨僟进见近似就合军麾军阵举枉措直溃走拉硬弓炼液立刀灵幢貍沙耄学扪摸鸣蝉末坐旁风媲隆披毛索黡壬奇忍痛入侵善谑诗涩试弦歌守犬水粪跳攻狎猎响字谢暑喜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