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凉马台的意思、凉马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凉马台的解释

古代台名。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境内。 晋 陆翽 《邺中记》:“ 凉马臺 高三十尺,周迴五百步。 后赵 石虎 所筑, 建武 六年, 虎 都 鄴 ,洗马于 洹水 ,筑此臺以凉马,故以名云。” 后燕 慕容垂 自 渑池 由 凉马台 结筏渡 河 ,即此。参阅《晋书·慕容垂载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凉马台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处军事设施与皇家建筑结合的特殊场所,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功能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凉"字条目,"凉"通"晾",指通风散热之所。古代"马台"专指检阅骑兵或训练战马的平台。二者组合后特指兼具战马休整与军事检阅功能的建筑群,常见于都城近郊。《中国军事建筑史》指出这类设施多建于依山傍水处,既便于骑兵休整,又能作为军事观察哨所。

二、历史沿革考据 最著名的凉马台见于邺城遗址(今河北临漳),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记载,该台为曹操建安十五年(210年)所筑,"高十丈,周回二百步",顶部建有观兵亭榭[参考《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版]。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洛阳城西亦有同名建筑,用于检阅禁军骑兵。

三、文化意象延伸 宋代《太平御览·居处部》收录"凉马台赋"多篇,显示其逐渐演变为文人咏史对象。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北京西郊存有凉马台遗迹,已转为登高揽胜之地。现代考古发现证实,这类遗址多呈阶梯式夯土结构,台顶留存柱础遗迹,佐证了文献中"台上建阁"的记载[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邺城考古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凉马台是古代的一处建筑遗址,主要解释如下:

一、河北临漳县凉马台(主流记载)

  1. 建造背景:由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于建武六年(公元340年)修建,位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境内。
  2. 用途与结构:台高约9米(三十尺),周长500步,主要用于为战马降温。石虎迁都邺城后,在洹水洗马,并筑此台晾晒马匹,因此得名。
  3. 历史事件:后燕慕容垂曾于384年在此结筏渡黄河,对抗前秦军队(《晋书·慕容垂载记》)。

二、其他同名遗址(地方传说与考古发现)

  1. 河南新蔡县凉马台

    • 传说一: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在此晾晒军马。
    • 传说二:东汉刘秀与王莽交战时曾在此饮马。
    • 考古特征:现存土台南北长335米,高4米,含汉代陶片等遗存。
  2. 河南南召县凉马台遗址

    • 新石器时代遗址,含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约4000年前)的陶器、石斧等文物。

三、词义辨析

需注意“凉马台”存在多地同名现象,河北临漳的记载源于正史且权威性最高,其余多为地方传说或考古命名,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邺中记》《晋书》等史料,或参考临漳、新蔡的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案衣白鹤峯悲惜冰海笔试薄伐不慭遗虿尾银钩常论棽棽程门飞雪触摸屏打回头得不补失雕斲恫骇堕泯罚酒肥白扶扶轨程果酒鸿都之事闳意妙指回腸徽称秽荒简直揵子紧锣密鼓紧要九纬攫醳魁礧子凌弱暴寡绫子犁牛之子麻纻梅花阵木戾篷庐破费且自清熟凄然阙焉任劳沈熟申谕水陼夙禀田青推移唾绒屠殒挽士午茶乡利倍义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