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麻纻的意思、麻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麻纻的解释

亦作“ 麻苧 ”。大6*麻与苎麻。泛指麻。茎皮可供纺织用。《后汉书·循吏传·卫飒》:“教民种殖桑柘麻紵之属。” 晋 左思 《魏都赋》:“黝黝桑柘,油油麻紵。” 唐 杜荀鹤 《山中******》诗:“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宋史·陈尧叟传》:“今其民除耕水田外,地利之博者,惟麻苧尔。麻苧所种,与桑柘不殊。” 元 王祯 《农书》卷二二:“小纺车。此车之制,凡麻苧之乡,在在有之。”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麻纻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麻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má zhù,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义解释
    指大麻与苎麻的合称,泛指可用于纺织的麻类植物。这两种植物的茎皮纤维是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广泛用于制作衣物、绳索等。

  2. 文献例证

    • 《后汉书·循吏传·卫飒》提到“教民种殖桑柘麻紵之属”,说明麻纻在古代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唐代杜荀鹤《山中寡妇》中“麻苧衣衫鬢髮焦”,以“麻苧”代指粗布衣物,反映百姓生活的艰辛。
    • 《宋史·陈尧叟传》记载麻苧的种植与桑柘(桑树)相当,进一步印证其经济价值。
  3. 异形词与扩展
    “麻纻”亦写作“麻苧”,二者为同义词,常见于不同历史文献中。元代王祯《农书》提到的“小纺车”可能关联麻纻的纺织工艺。

总结来看,“麻纻”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意象,常出现在描述民生、农事的文献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麻纻

麻纻,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麻布制成的服装、覆盖物或者是用麻料制成的纱帐等物品。

部首和笔画

麻纻的拆分部首是糸(纟)和毛,它的笔画数为8画。

来源

麻纻这个词的来源是古代汉字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时候,麻纻的写法为“麻倮”,意思是用麻布制成的服装。后来在字形演变的过程中,字形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现在的麻纻。

繁体

麻纻的繁体字写作麻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对麻纻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略有不同,古时候的写法是“麻倮”,表示用麻布制成的衣物。

例句

1. 他身穿一袭麻纻衣裳,看上去朴素而不失庄重。

2. 挂着麻纻帷幕的屋内,清风拂过,带来了一丝温柔的感觉。

组词

1. 麻袋:用麻布制成的袋子。

2. 麻布:一种由麻纤维制成的布料。

3. 纻绳:用麻纤维拧成的绳子。

近义词

麻纱、麻布、麻织品

反义词

丝绸、棉花等其他纤维材料制成的衣物或物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