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亵器的意思、亵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亵器的解釋

(1).溲便之器。《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褻器,清器,虎子之屬。”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内閣二·權臣籍沒怪事》:“聞籍 分宜 時,有褻器,乃白金美人,以其陰承溺。”

(2).古代洗沐用具。《周禮·天官·内豎》:“及葬,執褻器以從遣車。” 鄭玄 注:“褻器,振飾頮沐之器。” 孫诒讓 正義:“案:此褻器蓋《既夕禮》明器、用器、燕器之屬。 賈 疏雲:‘……《既夕禮》用器之中有槃匜,是送葬之時有褻器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亵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指代古代與人體排洩、清潔相關的器具。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記載,該詞包含兩個層面的釋義:

一、器物功能層面

指承載污物的容器,特指便溺用具。東漢鄭玄在《周禮注疏》中注釋為"亵器,清器,虎子之屬",其中"虎子"即古代夜壺的雅稱。這類器具因涉及人體排洩,在古代禮儀中被視為不潔之物,如《禮記·内則》規定"亵器不進于寝",強調其使用場所的禁忌性。

二、文化象征層面

引申為與身體隱私相關的物品,承載着古代衛生觀念與禮制規範。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将"亵"釋作"私服也",強調其私密屬性。在《儀禮·既夕禮》的禮儀記載中,亵器需由專人管理,反映古代社會對衛生器具的等級化管理體系。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文獻與典章制度研究。其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古代衛生文化的發展軌迹,具有重要的民俗學研究價值。相關權威解釋可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及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風俗通史》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亵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溲便之器(便器)

指古代用于承接排洩物的器具,類似于現代的便盆或夜壺。例如:

2.古代洗沐用具

也指梳洗、沐浴時使用的器皿,如盥洗用的“槃匜”(盤和匜,用于盛水和倒水)。這類器具在喪葬禮儀中也會作為陪葬品出現,例如《周禮》提到王後下葬時,需攜帶亵器隨葬。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形制或考古實例,可參考《周禮》原文及鄭玄、孫诒讓等學者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暗陋貶廢筚簬籃縷常式嘲風詠月超俊愁勤賜香催課生躭疾盜截遁化奪錦風浪赗馬風移俗易鋒镞幹燥症膏粱管節龜燋黑帖橫絲合轍花萼樓華府江梅引教宗吉康譏切箕裘激貪看樂子看望烤煙刲腴擊鮮昆吾浪拽颣釁籬障龍腦論端明颩颩暖潔排數琦善勸樂容乞沙龍詩标視息損耗停免銅魚使帷笫無晝無夜享有掀揭跣跳下喬木入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