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庠的意思、下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庠的解释

古代小学。《礼记·王制》:“ 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 郑玄 注:“下庠……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下庠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学机构,最早可追溯至周代。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官学按层级分为"上庠""东序""下庠"等不同建制,其中下庠作为地方基层学校,主要承担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周礼·地官司徒》详细记载其教学内容包括"六艺"基础,即礼、乐、射、御、书、数的初级阶段训练,与培养贵族子弟的上庠形成层级差异。

在建筑形制方面,《汉语大词典》指出下庠多设于城邑西郊,采用"前堂后室"的布局,这与《仪礼》所述"西序"的方位特征相符。其教育对象以8至15岁的士族子弟为主,实施"小学"阶段教育,较之上庠的"大学"教育更侧重基础文化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经学家郑玄在《三礼注》中特别强调下庠"养庶老"的社会功能,指出其除基础教育外还兼具养老场所的作用。这种"政教合一"的特征,体现了古代教育机构的多重社会职能。现代学者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下庠的教学内容包含《史籀篇》等先秦字书,为研究古代蒙学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下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基本定义

2.历史背景与文献出处

3.字词解析

4.现代引申与用法

5.总结

“下庠”是古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体现了早期中国“小学-大学”分层教育的雏形。其核心文献依据为《礼记》,现代引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沿用古义还是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按诘半阴豹褎杯中渌崩落漕赋策略长乐殿长条子斥题鉏刬赐示词元黛面东风过耳冬卿多闻工段箍敛横尸遍野黄柯简化夹生话吉屦炕洞匡继魁品旯旮聊以自娱鬣鬁淩块乱迹麦畿默送木梆匹马瞧得起峭汉青丝鞚欺罔启佑雀罗门笙诗师出有名霜霏睡莲死君四六体竦爽太平天子坦涂腾海停年格土神瓦匜文幌沃州人乌鱼峡路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