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小家碧玉的意思、小家碧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小家碧玉的解释

[beautiful young lady in a small family] 源自东晋孙绰《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后以“小家碧玉”泛指小户人家的少女

详细解释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碧玉歌二》:“ 碧玉 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碧玉 原为人名。后以“小家碧玉”称小户人家的美貌少女。 明 范文若 《鸳鸯棒·慕凤》:“小家碧玉镜慵施, 赵 娣停灯臂支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后来,三师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还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 徐迟 《牡丹》三:“他一心一意经理的买卖是 武汉市 的漂亮女子、交际花、艺人、舞女和小家碧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小家碧玉"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象,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小户人家年轻貌美的女子,通常具备清秀温婉、质朴灵动的气质特征。该词强调女子出身平凡但品貌出众,与"大家闺秀"的端庄华贵形成对比,隐含对其自然清新之美的欣赏 。

二、词源解析

  1. 语出典籍:

    最早见于南朝宋·孙绰《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乐府诗集·卷八十五》),以"碧玉"喻指平民少女的纯洁之美 。

  2. 意象构成:
    • "小家":非官宦或富豪的普通家庭,体现门第平凡。
    • "碧玉":原指青绿色玉石,引申为女子容貌秀美、性情温润,如《汉语大词典》释"碧玉"为"比喻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平民女子" 。

三、文化内涵

  1. 审美特质:

    突出女子未经雕琢的自然美,如清代李渔《闲情偶寄》所述:"小家碧玉,淡妆素服,自有天然之态" 。

  2. 社会象征:

    反映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分层认知,既肯定平民女子的美德,又隐含阶级差异,如《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中强调其"区别于名门闺秀"的出身背景 。

四、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小家碧玉"多用于褒义,形容女性秀丽文静、举止得体的气质,弱化阶级色彩而侧重性格描写,如:"她虽非明星,但那股小家碧玉的娴雅气质令人难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用例) 。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2. 《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
  3.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开明出版社,2009)
  4. 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6.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网络扩展解释

“小家碧玉”是汉语中形容女子形象的经典成语,其含义与文化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定义
    指小户人家腼腆善良、美丽且兼具才德的年轻女子。现也泛指出身平凡但气质清纯、质朴的女性。

  2. 字词解析

    • “小家”:指社会地位或经济条件普通的小户人家。
    • “碧玉”:原为人名(源自东晋孙绰《碧玉歌》),后比喻女子如美玉般珍贵温润。

二、语义演变

  1. 起源
    出自《乐府诗集·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最初仅描述平民少女的谦逊与美貌。

  2. 扩展含义
    现代用法更强调女子的自然美与内在品质,如纯洁、勤勉、持家有道。

三、近义与反义词

四、文化意义

  1. 社会象征
    反映传统文化中对不同阶层女性形象的区分:“大家闺秀”代表名门之女的高贵,“小家碧玉”则体现平民女子的质朴与真实。

  2. 艺术应用
    常作为文学、绘画中的意象,象征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如陶瓷、纺织品上的装饰图案。

五、用法示例

参考资料

更多详情可查看:搜狗百科、汉典、乐乐课堂。

别人正在浏览...

碍难从命拜堂半死草头露沉李浮瓜斥事传禀春纱刺钉挡车工抵当顶头垩室发地贩负钢锋杆菌孤鸟韩杜河叉姣贵襟期鸡尸牛从旧史氏吉辛俊彦泪渍流啭黎装娽娽论友买邻每日里濛濛松松迷缪末着闹茸茸泥鳅脊陪属辟选芊蔚清凉国倾圮青麈毬路欺妄润赂三杨闪电娘娘少参恃宠市舍熟食特旨提警歪好晩步伪偷象形字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