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的意思、抵当的详细解释
抵当的解释
[mortgage] 抵押
抵当权
详细解释
抵充;承当。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后来违法赊散过钱物,并府界县分人户抵当亏本糯米。”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三折:“那 李二 呵,也无男,也无女,单则是一夫一妇,你可便着谁来抵当门户。”《水浒传》第十一回:“虽然不 * ,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 梁启超 《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虽云盘费较廉省,财务易通融,岂足以抵当此亏累耶?”
抵御;阻挡。《朱子语类》卷一三○:“ 张孝纯 靖康 间守 太原 ,虏人围其城,凡抵当半年,守得极好。”《四游记·祖师下凡收黑气》:“﹝祖师﹞杀得众妖大败,不能抵当,抱头鼠窜。”《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一来可充飢,二来可以抵当寒气。”
抵押。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市易司法,听人赊贷县官贷财,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秋七月甲午,詔诸镇寨市易抵当并罢。”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三:“有的佃户把自己应得的一份全数拿来还债,还不够付清本利,被迫抵当人口。”
词语分解
- 抵的解释 抵 ǐ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俷 )。 到达:抵京。抵临。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当的解释 当 (⑩噹) ā 充任,担任:充当。担(乶 )当。当之无愧。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
网络扩展解释
“抵当”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
承当/承担
指承担责任或义务。例如:
- 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提到“人户抵当亏本糯米”,指承担经济责任。
- 元杂剧《神奴儿》中“抵当门户”表示支撑家庭责任。
-
抵御/阻挡
表示抵抗外力或防御。例如:
- 《朱子语类》记载张孝纯守太原时“抵当半年”,指抵御敌军进攻。
- 《官场现形记》用“抵当寒气”描述抵挡寒冷。
-
抵押
指以财物担保债务。例如: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提到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
- 现代法律术语“抵当权”即抵押权(沪江词典)。
二、用法辨析
- 历史演变:早期多用于“承当”和“抵御”,宋代后“抵押”义逐渐常见。
- 现代使用:日常口语中“抵挡”更普遍(如“抵挡攻击”),而“抵当”多出现在法律或历史文献中。
三、示例扩展
- 文学例句:
《水浒传》第十一回:“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指财物可作抵押。
- 现代应用:
查字典例句提到“抵当汤改良方”用于医学领域,显示词义的专业化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法律定义,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抵当(dǐ dàng)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是指将财物作为抵押品以获取借贷款项的行为。这个词可以拆分为“氏”和“手”,其中,“氏”是一个部首,表示财产,而“手”表示抵押的行为。根据字典的记录,抵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书中。
在繁体字里,抵当被写作抵償,使用了“貝”和“替”两个字,意味着用财产替代债务。这个写法在台湾和香港地区仍然使用。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根据古籍记载,抵当的古字形写作“氏”和“退出”,“退出”表示行动,而“氏”仍然表示财产。这个写法在古汉字中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关于“抵当”的例句:
1. 他拿着戒指去抵当,以支付医疗费用。
2. 我们需要一笔贷款,不知道可以抵当什么东西。
与“抵当”相关的组词包括“抵押”、“典当”和“抵债”。这些词都指涉到将财产作为抵押品用于融资的行为。
抵当的近义词有“质押”、“抵品”和“抵押贷款”。而反义词则包括“赎回”和“解押”,这两个词表示解除抵押物和偿还抵押债务。
希望这些信息能满足您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