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享的意思、朝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享的解释

(1).古代天子祭祀宗庙。《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 郑玄 注:“朝享,谓朝受政於庙。” 贾公彦 疏:“朝享谓朝受政於庙者,谓天子告朔於明堂,因即朝享。朝享,即祭法谓之月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先 景灵宫 ,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饗’,末乃有事於南郊。”《清史稿·礼志五》:“又《周礼·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庙合祖而祭焉,故祫曰朝饗。”

(2).犹朝拜;朝贡。《汉书·韦玄成传》:“威仪济济,朝享天子。”《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如使 匈奴 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闕於朝享,不为畔臣,万世之长策也。” 胡三省 注:“朝,朝见也。享,供时享也。享,献也。古者诸侯见於天子,必以所贡助祭於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朝享"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朝享"由"朝"(cháo)与"享"组合而成,原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并参与祭祀的礼仪制度。《汉语大词典》释为"古代天子祭祀宗庙的仪式",该词最早见于《周礼》记载的祭祀体系。

二、历史语义演变

  1. 先秦本源:《礼记·祭义》载"朝享者,所以交于神明也",特指黎明时分的宗庙祭祀,强调"晨谒"的时间特征与"献祭"的仪式内涵。
  2. 汉代扩展:《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时期,"朝享"渐含朝觐与宴飨双重仪程,词义从单一祭祀扩展为包含政治朝拜的复合礼仪。

三、文化内涵解析

  1. 礼制维度:据《周礼注疏》记载,该仪式包含"卜日、斋戒、献牲"三阶段,是维系周代分封制度的重要礼仪纽带。
  2. 时空特征: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朝"既指时间(清晨)又指空间(朝廷),双重语义构建了仪式时空的统一性。

四、现代语义转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其现代用法仅存于历史文献及成语"朝享之礼"中,当代语言使用中多作历史术语出现,常见于古代礼制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朝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天子祭祀宗庙

指帝王在宗庙举行的祭祀仪式,通常与特定的礼仪和时节相关。例如《周礼·春官·司尊彝》中提到“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郑玄注解释为“朝受政于庙”,即天子在宗庙接受政令并祭祀。这种祭祀具有月祭的性质,与告朔(每月初一祭祀)仪式结合。

二、朝拜与朝贡

指诸侯或附属国对天子进行朝见和进贡的行为。如《汉书·韦玄成传》描述“威仪济济,朝享天子”,《资治通鉴》也提到匈奴若停止朝享则被视为背叛。此含义强调政治臣服关系,诸侯需通过进贡参与宗庙祭祀以示忠诚。


文献例证

  1. 祭祀:如《周礼》中“朝享祼用虎彝”描述祭祀器具的使用。
  2. 朝贡:《资治通鉴》以匈奴为例,说明“阙於朝享”即中断朝贡的后果。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与宗教结合的制度,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北上避碍嬖近逞办楚莲蠢生生佽飞从弟大江东去堵噎耳屎贩舂反三角函数矾头風蝶赋论贡闱官婿鬼马顾谢晃摇夹腰解决烬萌君鱼保境局窄壸范昆墟狼飡虎咽廉耻林芳令音路毙鹿台马牙香嘛呢旗蓦头匿知盘荒蚍蜉钱布妻房嶔崎历落碕嵚上阳花删弃时苗留犊守阙水袋倏时挺节退帐脱颐蜿蜑味尘无言可对遐篆鼷腹鹪枝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