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花的意思、上阳花的详细解释
上阳花的解释
喻宫娥。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写象》:“ 明妃 、 明妃 ,我説 云娘 一定不让你,果然 明妃 重画,怎肯学 毛延寿 ,批点坏 上阳 花。”
词语分解
- 上的解释 上 à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去
专业解析
“上阳花”并非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标准词条,它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学意象和象征符号,其含义需结合历史典故与文学作品来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
指代上阳宫中的花卉(植物属性)
- 其最直接的含义是指种植或生长在唐代东都洛阳上阳宫内的各种花卉。上阳宫是唐高宗时期修建的大型皇家宫苑,以其奢华壮丽和遍植奇花异草而闻名。宫苑中的花卉,如牡丹、梅花、桃花等,均可泛称为“上阳花”。它们象征着宫廷的富贵荣华和极致的园林艺术。来源:历史文献中对唐代宫苑的记载,如《唐两京城坊考》等。
-
象征被禁锢的宫人命运(历史典故与文学象征)
- 这是“上阳花”最核心、最具文化内涵的意义。它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篇《上阳白发人》(一作《上阳人》)。诗中描写了上阳宫中一位终生未得皇帝宠幸、在深宫寂寞中耗尽青春直至白头的宫女悲惨命运。
- 诗中关键意象:“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 这里的“花”不仅指真实的宫花,更象征着那些如花般被选入宫、本应绽放青春年华的宫女。她们如同宫中的花朵,被禁锢在深宫高墙之内,在无人欣赏的寂寞中无声无息地凋零、衰老。“上阳花”因此成为被幽禁、虚度青春、命运悲惨的宫女的代名词,承载着对封建制度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同情与控诉。来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新乐府·上阳白发人》。此意象被后世文学广泛引用和化用。
-
隐喻繁华的消逝与王朝的衰败(引申象征)
- 上阳宫在盛唐时期是极尽奢华的象征。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洛阳屡遭战火,上阳宫也逐渐荒废。因此,“上阳花”的凋零或衰败景象,在后世文人的笔下,也常被用来隐喻昔日繁华的消逝、盛世的不再以及整个王朝的衰颓命运。它寄托了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来源:后世文人(如元、明、清)咏史诗、怀古诗中对上阳宫意象的运用。
“上阳花”一词,植根于唐代上阳宫的历史背景和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它既指代宫苑中的真实花卉,更是一个凝结了特定历史悲剧和人文关怀的文学象征符号,核心意义是指代被禁锢在深宫中、虚度青春、命运凄凉的宫女,并由此引申出对繁华易逝、历史兴亡的感慨。理解这个词,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文学作品中。
网络扩展解释
“上阳花”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基本含义与出处
- 核心释义:喻指宫娥(宫廷中的宫女)。这一用法源自明代戏曲家阮大铖的《燕子笺·写象》,原文提到“批点坏上阳花”,以“花”暗喻宫中女子的容貌或命运。
2.历史背景与延伸
- 上阳宫关联:唐代上阳宫是宫女居住的宫殿,王建《上阳宫》诗“上阳花木不曾秋”中,“花木”暗指宫女,与“上阳花”的比喻一脉相承。
- 文学意象:该词常通过“花”的易逝与娇美,隐喻宫女被禁锢的青春或悲剧命运。
3.其他可能的解释
- 部分现代词典(如、3)将其解释为“春天赏花活动”,但此释义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对字面意义的误读。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4.读音与结构
- 拼音:shàng yáng huā
- 字义分解:“上”指高处或等级高,“阳”可指阳光或地名,“花”喻女子。
“上阳花”主要用于古典文学中代指宫女,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燕子笺》原文或唐代宫怨诗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百志傍继背债鼻沟冰海柏林才贯二酉茶荈长发冲冠冲州过府东西晋演义遏过儿男翡帱纷至踏来睾鼓合繻脚凳解纽进篑金门客即炤考览哙息筐举诔諡陵聚临虚罗浮梦毛骨魔家纳国耐何啮雪餐毡批郤导窾潜虬浅闻棨传绮构倾炫緧缩攘灾荣除沙区绳床土锉沈峻石醋醋石芥手脚所急彤彤陀罗尼衾魏蚕蜗舍荆扉无圹无情暹耽小庭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