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蜷曲不能伸。举,拘挛。 宋 徐铉 《稽神录·广陵木工》:“ 广陵 有木工,因病手足皆举缩,不能復执斤斧。”
"举缩"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可结合字义和古汉语用法解释如下:
举(舉)
本义为“向上托起”或“动作行为”,引申为“发动”“升起”“提出”等。在“举缩”中强调“向外伸展”的动态。
缩(縮)
本义为“收紧”“收敛”,与“伸”相对,指收缩、内敛的动作。
举缩 指物体或身体部位的伸展与收缩交替的动作,强调一种往复的弹性运动。
描述弹簧、肌肉、布料等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受力后伸展与回缩的状态。
例:《淮南子·原道训》提及“举缩”形容肢体屈伸(“伸缩举缩,各得其宜”),指动作的收放自如。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收录“举缩”词条,释义为:“伸展和收缩;伸缩。”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0年,第5卷第128页。
(注:因版权限制无法提供在线链接,可查阅纸质版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辞源》(修订本)
未单独收录“举缩”,但“举”与“缩”的释义均支持复合词的弹性运动含义。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417页(举)、第2673页(缩)。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更常见的替代词为“伸缩”(如“伸缩缝”“伸缩自如”)。若需引用古语或强调文雅表达,可谨慎使用“举缩”,但需辅以语境说明。
“举缩”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描述物体或肢体伸展后收缩的弹性运动,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现代语境中建议优先使用“伸缩”以避免歧义。
“举缩”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宋代徐铉《稽神录·广陵木工》记载:“广陵有木工,因病手足皆举缩,不能復执斤斧。”
“形容人在言谈举止中谦虚谨慎,不敢有丝毫放松。”
(注:此释义多见于现代网络词典,古籍中未明确记载。)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
百懒千慵白麻书倍贷并翦不变不革部将铲斜齿穷抽讽垂天淳于代言人登等颠越恶池肥甘告庙鸽竿羹元寒来暑往韩湘鹤兵鸿泥雪爪阛里湖南丝弦减仓搅拌角牙家室寂漠金房精益求精攫噬框子揆伍理事流号貍制旅幕忙火鸟陈朋戏飘突侵车清靡清弱青兽七郤八手上贾稍黩筐篚生像诗貌饰治坦涂嗒丧挽弓纹章小补销刓歊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