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太平。《宋史·乐志七》:“锡以蕃祉,永保咸平。”
“咸平”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咸平”意为和平、太平,形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其出处可追溯至《宋史·乐志七》:“锡以蕃祉,永保咸平。”
延伸用法
北宋年号
“咸平”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个年号(998年-1003年),这一时期因经济、文化繁荣被称为“咸平之治”。
地名相关
金末曾在今辽宁开原一带设“咸平府”,短暂作为东辽国都城(1213-1215年)。
《咸平》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汇,其中《咸》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咸味的”或“味道咸的”,而《平》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平坦的”或“平均的”。因此,《咸平》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味道咸且平坦的”。
《咸》字的部首是“口”,它由3个笔画组成。
《平》字的部首是“干”,它由5个笔画组成。
《咸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为罕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繁体字为「咸平」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以《咸平》为例,在古时候,它的写法可能是「鹹平」。虽然字形上有所不同,但其含义并无变化。
1. 这道菜咸平适中,很符合我的口味。
2. 他的脸上写满了咸平的表情,完全不露出一丝喜怒哀乐。
- 咸鱼(形容懒惰的人或陈旧的东西)
- 平坦(形容地面或表面平整)
- 咸淡(形容味道偏咸或偏淡)
- 平衡(形容各方面之间相等或稳定)
- 味道:咸鲜、咸甜、咸香
- 平坦:平整、平滑、平直
- 咸:淡、清淡、不咸
- 平:不平、不坦、曲折
【别人正在浏览】